患脑瘫的徐洪亮已成为小有名气的画家,每次作画他都要用全身的力量控制手中的笔。
因病双腿残疾的刘万昌半路学起按摩,和他作伴的同学有很多是盲人。
“我们身残,但是志坚;给我一滴水,我就会开花。
“我们身残,但是志坚”
20日,记者走进山东省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这里每个残疾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装裱、按摩、编织、制作西点,他们渴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理想。
刘本才,临沂费县人,今年37岁,坐在轮椅上的他正在学习装裱字画。他告诉记者,腿从小就残疾的他酷爱画画,“我现在靠卖画为生,一幅画能卖几十元钱。”他说,通过当地残联,他来到这里学习装裱,“这样我可以把自己的画装裱以后再卖。”他希望能够加入书画协会,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
在美容美发班,有3个聋哑学员正在认真练习理发;在盲人按摩班,有20多个盲人、腿部残疾人等在学习按摩;在糕点制作班,有十多名腿部、胳膊等残疾的学员,正在学习制作糕点。
采访中,学员们告诉记者,他们身为残疾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别人施舍性的帮助,他们最瞧不起的就是大街上乞讨的残疾人,“我们身残,但是不能自暴自弃。”
“给我一滴水,
我就会开花”
自从踏入这金色的校园,
才豁然明白自身的价值,
只要有信心,
所有人的天空都一样蓝,
给我一滴水,
我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这是一位毕业的残疾学员自己写的一首诗。据记者了解,现在,已经有不少毕业的残疾学员,发挥自己所学的技能取得累累硕果。
“8月份工资:1300元;9月份工资:2788元;10月份工资:3300元。”以上是培训学校对第十八期学员李德利结业后,在济南宝卉时尚女子会所工作的工资单。2006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山东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副校长赵昕映遇见了从工地出来的李德利,他蓬头垢面,显得十分疲惫。赵副校长了解到,李德利是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高家庄村农民,从小失去父母,肢体残疾。1992年在济南卫校毕业后,在村里做过十几年的乡村医生。他所在的村子总共不足200人,收入低且不说,还大部分赊账。无奈之下,李德利选择了城里的一家铝合金加工厂,因为太累,又转到一家建筑工地,而后他又修过路、看过大门。尽管处处有一些善良的人照顾他,怎奈他脊柱强度弯曲,干这些活力不从心。
于是,赵副校长便动员李德利到学校学习足疗保健按摩专业。到结业时,他已经是一位技艺娴熟的按摩师了。学校把他推荐到了柔婷美容护肤中心工作,上班当天就发展了6个客户。由于他扎实的基本功和热心的服务,很快赢得了众多顾客的好评和赞赏,收入也相当可观。
阳信县下肢残疾的女青年孔祥兰是第十七期学员。婚后,她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养了几头猪。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使孔祥兰难以承受,更何况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多少钱。到培训学校后,她对美容美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业后不长时间,学校就接到孔祥兰美容美发店开业的电话,她高兴地说,阳信县残联为扶持她,不但送去2000元赞助费,高理事长还带领班子成员出席了她的美容美发店开业仪式。如今,她每个月的收入也很可观。
“给什么都不如给技术”
山东省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的赵副校长说:“给他们什么都不如给他们技术。”
据赵副校长说,2004年,经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省物价局批准,成立了由省残联领导为法人代表的、由山东大三元食品有限公司举办的山东省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共开设了蛋糕裱花、手工编织、书画装裱和保健按摩等七个专业。
从建校至今,已经培训了26期共近3000名残疾学员。学员培训每期一个月,食宿、培训费、教材费、实践课原材料费等全免。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都可以通过当地残联报名学习。
摄影 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