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的古桥桥墩石不断受到河水冲蚀。
本报讯发现于1994年的隋灞桥遗址,被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的重大发现,后又被列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如今的隋灞桥遗址因河流改道,整个古桥被河水淹没,且奔腾的河水不断冲刷着古桥桥基。
昨日,接到市34中学几名老师反映上述问题后,记者随同34中一名地理老师来到隋灞桥遗址进行采访,发现曾岿然屹立灞河河道中的隋灞桥遗址全然被淹没在奔腾的河水里,宽阔的河面上仅能依稀可见露出水面的几个古桥桥墩石。
据34中的地理老师胡红军讲,13年前,东郊灞河正中,十个桥墩洗去蒙在身上的千年泥沙,现于河道中,当时这十个桥墩轮廓清晰,均为青石衬底,迎水面龟头高昂,青石之间以铆钉连接,每个桥墩宽约3米,桥墩与桥墩之间间隔6米,东西横跨灞河约80米长……经考证,这座颇为壮观的古桥为隋灞桥遗址,后被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的重大发现,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近期由于古桥遗址不远处进行拦河筑桥将河流改道,汹涌的灞河水一下全流向了河道中的古桥遗址,渐渐地将整个古桥“吞噬”,使原来壮观的古桥遗址沉没水下,且河水不断冲击着桥基。眼看到了汛期,人们十分担忧,洪水将这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古桥冲毁!
资料:灞河上建桥始于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于河上建桥,故称“灞桥”,史载这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柱墩桥。1994年被水冲露出的灞桥为隋桥,建成于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因在原灞桥桥址以南,故称为“南桥”,并在桥两侧沿河广植柳树。唐时,长安人送别亲友,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文/图记者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