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次党代会大会会场。 记者杜江摄
昨天下午,各代表团分组审议党代会报告,代表们对报告进行了热烈审议。
“惠民66条”吻合省委精神
党代会代表、广州市政协主席朱振中说,张德江书记代表广东省委所作的报告,符合广东实际,实事求是地总结了九届省委取得的重大成就、存在问题和主要体会,令人鼓舞。
报告用“六个必须”总结了这五年的体会,既反映了省委工作的主要思路,又反映了广东工作成功的实践经验;既是省委正确认识和把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又是全省人民实践经验的结晶,充分说明了省委有很强的执政能力和驾驭大局的能力。
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报告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措施。广州前段时间制定的“66条”,跟省委的工作思路和措施精神是吻合的、一致的。听了报告后,我们增强了广州落实好这些惠民措施的信心和决心。
过去5年的发展可圈可点
党代会代表、广州市委常委苏志佳说,过去5年是广东科学发展、团结和谐、富裕安康的5年,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其中的3个方面对今后又好又快发展有重大意义:一是大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加快发展的好路子;二是促进了内外源型经济的协调发展,增强了广东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安全度,从战略上为广东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大力推动了党的建设的全面发展,各项工作有创新、力度大、措施实,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板有眼、可圈可点,为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报告符合中央精神切合广东实际
党代会代表、广州市委常委薛晓峰说,张德江书记代表省委作的报告令人振奋。报告讲成就,实实在在,鼓舞人心;讲体会,立意高远,促进共识;讲问题,实事求是,充满忧患意识;讲形势,头脑清醒,充满辩证思维;讲任务,目标明确,催人奋进;讲措施,切实具体,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报告的最大特点,是将发展与和谐确定为今后五年工作的两大主题,既符合中央精神,又符合广东实际。第二个特点,是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坚持科学发展,作为贯穿全文的第一条主线。并将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作为发展的第一任务,并将这一思想贯穿报告始终,抓住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矛盾。
报告很有忧患意识
党代会代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龙建安说,报告提到的广东的成绩很有说服力,没有水分。在省委领导下,广州这几年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方面走在了全国前面。报告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看到了不足,很有忧患意识。
很少看到这么大篇幅讲民生
党代会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听完张德江书记的报告后,欣喜地表示:“很少看到党代会报告用这么大篇幅讲民生问题,包括医疗、社会保障、科技、治安等方面。”他说,报告中有一句话令他印象深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想说,这句话切中了要害。要关心群众、联系群众就要关心民生问题。”
建文化大省是增强广东“软实力”
党代会代表、广东画院党组书记许钦松表示,文化大省建设是张德江书记到广东之后提出来的,到现在成效显著。广东近年在文化方面有很多实实在在的举措,老百姓受益很多。报告指明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令人非常振奋。建设文化大省实际是增强广东“软实力”,在这方面,广东其实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报告为广东文学创作提供指导
党代会代表、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廖红球表示,报告在文化大省建设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着墨颇多。特别提出要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广东文学界的文学创作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报告起草人谈党代会报告五大特点
报告很精练 内容沉甸甸
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此次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到底有哪些亮点?报告起草人之一,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丁晋清表示,按照张德江书记的指示精神,报告的文字总数控制在1.5万字以内,在历次党代会中,是一份比较“袖珍”的报告,相当精练,但内容却非常扎实、全面。
丁晋清将这份报告的特点,概括为五大方面:一是体现了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九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发展战略、政策、方针,广东“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要求,在这个报告中得到了很好的衔接,同时报告又有许多创新的特点,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二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的主题贯穿全文,主题鲜明。无论是从总体的指导思想,还是具体的举措,各方面都体现了这两大主题;
三是报告的内容实事求是,既充分肯定过去五年广东取得的成就,又充分分析了广东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在具体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制定上,强调可操作性和科学性,认清广东实际,不是泛泛而谈,更没有“空中楼阁”式不切实际的内容。这些目标实现之后,广东排头兵的地位会更加稳固;
四是将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目的是为了实现广东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克服发展中的“短板问题”;
五是特别关注民生,将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放在格外突出的位置,着墨很多。报告设想的就是为广东人民群众设置一个“安全网”。无论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问题上,都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目的就是“确保城乡居民无饥寒”。
丁晋清说,报告中有很多新的提法,比如“全民创业”,实际是对“共建共享”的一种解读,以前从来没有从这样的高度来提出。这些都是广东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出的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独创性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