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I号’文物从来没有在拍卖市场拍卖过!”昨天,广东省文化厅驳斥了“‘南海I号’在国际市场试拍赢得开门红”的传言。
“连垃圾都不能卖”
这个传言有板有眼,多家媒体相继引用,典型表述是:此前“南海I号”出水的一件精美文物拿到欧洲市场试拍,结果获得了近百万美元的试拍价,有人因此估算,“南海I号”上可能藏匿着接近3000亿美元的宝藏。但到底何人拿着“南海I号”出水的什么文物在欧洲的什么地方、何时进行拍卖?这些最基本的信息,传言中都没有出现。
“‘南海I号’的文物从来就没有拿到过任何拍卖市场拍卖过!这是国家的财富,没有人有这个权力。”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说:“我们对‘南海I号’的文物作了严格的管理。在管理体系中,没有任何拿出文物到拍卖市场拍卖的相关记录。”
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赵自强听了记者关于“试拍”的转述,忍不住笑了:“肯定不会的!国家的文物如何能随便卖?连垃圾都不能卖!”
赵自强告诉记者,此事太离谱!属于没有常识的乱说,“根本就没有‘试拍’这个词汇。”
“3000亿美金”是瞎猜
此外,关于“南海I号”财富总值“3000亿美金”的说法流传甚广。赵自强说,东西都还在水里,品种多少、数量多少、品相如何都没搞清楚,所以任何估价都是不准确的。
“南海I号”上的文物的市场价值到底几何?赵自强给记者举了一个亲身经历过的例子,读者或许可以借此了解这种沉船文物的市场价值。赵自强说,几年前东南亚出水一艘唐代沉船,上面的宝物也相当可观。打捞者到北京找买家,国家文物局召集了几个地方博物馆的人来开会。但广州最终没有买,“作为货物,自然很多重复的。假如买了的话,博物馆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展览得完。”
赵自强说,对方开价6亿元人民币,后来新加坡一博物馆悉数买下,价钱约为5亿元人民币。
而5月18日,美国一公司宣布,从一艘沉船上起获重达17吨的殖民时期金银财宝,总价值至少为5亿美元。据称,“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出水’的最大一笔海底沉船宝藏。”(记者张演钦)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