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Ⅰ号’是皇家大船”。昨天,陈维屏老先生的这个大胆推断见报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报道立即被全国多家媒体和网站转载。
宁波历史界的两位专家加入了讨论队伍。另有数十位读者打进金报热线,有认同也有质疑。
“我们欢迎有根据的大胆猜想!陈老先生的做法非常勇敢!”昨天,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次水下挖掘工作的主持者魏竣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魏博士在仔细研究陈老先生的推断后,向金报读者透露了一些最新的官方推断,同时通过金报感谢宁波市民对“南海Ⅰ号”的关注。
然而,这艘有海上敦煌之称的大船究竟来自何方,去向何处,仍然是一个世纪之谜,答案或许会随着“南海Ⅰ号”7月份的出水而揭晓。
宁波史学家热议
陈老先生猜想有一定根据
宁波工程学院教授 竹潜民
陈维屏老先生认为“南海Ⅰ号”是一艘载着南宋末代皇帝的官船,其说法有一定根据,因历史上记载的陆秀夫最后坚持抗元的地方崖山,是在现广东省新会南部,离沉船的广东阳江海域不超过150公里。但是作出此船是从杭州—宁波—舟山一线转入海逃离元兵的判断根据却是不足的,因为历史上记载,陆秀夫、张世杰先是1276年在福州立赵罡为帝的,后赵罡病死,于1278年立赵昺为帝,期间并不是都在海路上。所以,“南海Ⅰ号”究竟是不是皇家的船有待考证。
“南海Ⅰ号”与南宋末帝无关
宁波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刘恒武
陈维屏老先生的猜想“很有趣”,但值得商榷。
女眷不能上商船一说,在有史可考的记载中,是明清风俗,宋朝尚无这一风俗。当时男子梳髻,使用铜镜也说得通。
金腰带是大臣上朝之物一说,也过于牵强。从宋朝的对外交往贸易来看,当时的海上富商富可敌国,拥有金腰带也不足为奇。
“南海Ⅰ号”为商贸之船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不排除是一条“官方贸易船”。从沉船上发现的文物来看,形制相同的瓷器成批大量出现,而且纹饰透显出异域风格,证明应是批量外销的贸易陶瓷。根据探测情况估计,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如此大批量装载货物的海船无疑应为航海贸易船。而船上文物多为南宋早中期,沉船的年代下限应为南宋中期。
对照《宋史》、《陈宜中传》,我认为宋末二帝的行船最可能的沉没地点是广东中山南侧海域和新会南侧海域,而非“南海Ⅰ号”的发现点———阳江海域。
主持“南海Ⅰ号”打捞工作的魏竣博士
“南海Ⅰ号”是宋代小船不应是官船
魏竣博士前天收到陈维屏老先生的传真后,昨天告诉记者:“我可以肯定,这艘船不是皇家之船,而是一艘载物为主的贸易之船。”
谈话中,魏博士强调了出水铜钱的最晚年份,是宋高宗时期。“如果是一艘皇室之船,为何船上不见皇族用品,而大都为外销民用陶瓷。”魏博士说,即使是逃往的皇家之船,也应该以官窑居多。
魏博士还向金报读者透露了官方推断。在媒体的报道中,“南海Ⅰ号”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而“南海Ⅰ号”的规模在宋代船只中,算中等偏小的。“宋代船只的规模可分为三类,船长大于30丈(一丈约为3米)的属于大船,船长介于30丈和10丈之间的属于中等规模的船,小于10丈的则属于小船。”魏博士告诉记者,在史料记载中,官船一般在30丈开外,那么,“南海Ⅰ号”是官船的可能性很小。
“南海Ⅰ号”从宁波出发?
欢迎史学爱好者参与讨论
热线56161910
正如史学家和陈老先生所说,考证历史不辩不明,真相只有在一次次的调查考究中才会得出,金报将在第一时间公布“南海Ⅰ号”的打捞最新进展,欢迎广大历史爱好者拨打热线56161910加入“南海Ⅰ号”之谜的讨论,“南海Ⅰ号”是否从宁波出发,搭乘何人,去向何方,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世纪之谜。
记者 宗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