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5月,金沙县的大忙季节。农民收割了油菜,又忙着种植辣椒、烤烟和水稻,农技干部则全部下到田间地头搞技术服务。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金沙县农业已由传统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农业转型,订单生产引领农民致富。
油菜籽是金沙县特色经济作物中面积最大的优势产业,其种植面积已达38万亩,全县11.3万户农户有10.5万户种植油菜。其面积的迅速扩大,缘于本土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2000年,金沙县依托贵州康星油脂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对全县20多万亩油菜籽实行订单生产。2001年,全县油菜籽产值达600多万元,种植户户均增收达400多元。油菜订单生产的成功,激发了群众科学种植的积极性,种植规模空前,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到2006年,该县油菜籽产值达1.5亿多元,户均增收700多元。
“订单油菜”富了农民,也使康星公司获得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殊荣,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此后,依托“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一批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成长并不断发展壮大。康星油脂公司、冠香坊调味食品公司、金沙回沙酒厂、禹谟供销社酱醋厂等28家国家级和省、地、县级龙头企业已成为带动农业发展、群众致富的重要力量。全县8万亩烤烟、15.6万亩水稻、6万亩果蔬、8万亩辣椒、6万亩高粱、14.5万亩马铃薯、3万亩茶叶均实施订单生产,全县农业成功向产业化转型。
2006年,金沙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00多元,比实施订单模式之前翻了一番多。目前,金沙农业生产已逐步向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转型。普安、大田等5个乡镇的棒豆、白菜、萝卜等蔬菜已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桂花、后山等6个乡镇的高粱种植已获得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高粱”转换认证、5500亩茶叶已获得“有机食品”转换认证等。同时又给农业上“保险”,在西洛乡等乡镇的部分农户中展开试点工作,通过农户以地入股的方式,把田土化零为整,提高科技含量,走“生产公司+种植公司+保险公司+农户”这一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为农民增收致富上了“双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