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3日电 来自深圳的留英女硕士沈吟自去年8月起志愿到山西省一个叫“娑婆”的贫困乡担任中心小学教员。今年“六一”前夕,她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论坛发去邮件,呼吁人们关注偏僻乡村里渴望学习的孩子们。
| |
她在邮件中写道:“娑婆小学的学生们希望和城里孩子一样,有书读,有笔用。”
据《华声报》报道,27岁的沈吟是“2006年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志愿者。位于山西静乐县的娑婆乡共有20所小学,其中19所分别只有20来个学生,他们的学习条件很苦,缺少文具。沈吟的心愿就是能收到各界人士捐来的文具、书本等学习用品作为孩子们儿童节的礼物。
沈吟1999年考入天津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后赴英国留学,回国后在深圳一家外企做了一名月薪近万元的白领。2006年8月,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正式启动,沈吟毅然辞职报名。当时赴贵州支教月薪2000元,到娑婆小学支教则分文没有,沈吟选择了后者。
“我想要的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支教,这种行为和爱心必须是单纯的、没有任何功利的色彩,即便是回报也只是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沈吟坦言。静乐县位于晋西北汾河上游,是山西省11个“普九”未达标的县之一。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条件差,困难失学儿童多,师资力量弱。1996年7月,共青团中央及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通过实地考察,把静乐县定为实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第一个试点县。
“娑婆”,在佛语中是“受苦受难”的意思。“这是我见过条件最差的农村,一半人住的是窑洞,乡里只有一间像供销社一样的杂货店。”沈吟说。由于缺水,静乐县农民只能靠种植玉米、大豆等干旱植物为生,人均年收入仅800元。
娑婆小学是娑婆乡唯一的中心小学,沈吟负责教六年级两个班的英语,兼带四个班的思想品德、音乐课,每周要上20多节课。据娑婆乡联合学校校长刘怀维介绍,静乐县共有360多所小学,沈吟所教的两个班级在最近一次英语统考中拿了第一名,“她教了160名学生,其中一半的学生英语拿了满分!”
沈吟的母亲张集兰是印尼归侨,对女儿支教的举动,张女士尽管有些心疼和不舍,但还是尊重女儿的选择,积极支持女儿完成心愿。
沈吟告诉记者,作出支教选择,她从未后悔过。“娑婆的条件的确很艰苦,但在那里每天都有感动,我感觉非常快乐。这是我人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一次,去支教收获最大的还是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