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中英双方在关于政权交接仪式上的“一秒钟”进行激烈的争夺,英方要将降英国国旗和演奏英国国歌持续至6月30日最后一秒结束,要求中方推迟一秒。而中国的态度坚决,要求必须在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准时奏响中国国歌。 |
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三日电 题:香港回归仪式上的“一秒之争”
——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指挥于建芳大校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十年前,世人瞩目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背后,曾有一秒之争。作为当事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指挥于建芳大校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讲述了这段至今仍令他激动不已的故事。
一九九七年四月的一天,解放军军乐团接到一项任务,要组成一支三十五人的乐队,参加香港回归仪式,由于建芳担任指挥。
“接到任务后心情非常激动,同时也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于建芳说。
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排练,于建芳带领乐队赴港。“我们大概是在六月二十五号左右到香港,当时还有三军仪仗队的队员。”于建芳回忆说,“我们到香港后没有穿军装,但还是有香港市民通过腰间的皮带认出我们是解放军。”
到香港后,解放军军乐团和准备参加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英国皇家乐团进行了几次合练。这时候,中英双方在关于政权交接仪式上的“一秒钟”进行了激烈的争夺。英方要将降英国国旗和演奏英国国歌持续至六月三十日最后一秒才结束,要求中方推迟一秒,即在七月一日零时零分一秒才开始升中国国旗和演奏中国国歌。
“我们的态度很坚决,必须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奏响中国国歌。我们已经等了一百多年了,一秒钟都不能再等了。”于建芳回忆说,“军乐团当时接到的是死命令,不能早一秒,也不能晚一秒。如果英方故意拖延时间,我们也要准时奏响国歌,即使是我们和他们的国歌音乐叠在一起也在所不惜。”
历史性的时刻逼近了。六月三十日晚二十三点十分左右,军乐团进入交接仪式的现场——香港会展中心。“进入会场后,鸦雀无声。我心想,嘉宾们怎么还没到。等我抬头一看,发现会展中心坐满了人,可是没有人说话,气氛非常凝重。”于建芳说,这时候他心里就更紧张了。
按照事前的约定,在交接仪式开始二十分钟前,双方的乐队轮流各演奏四首乐曲,为会场营造气氛。“我们演奏的第一首曲子是《茉莉花》。舒缓的音乐声响起后不久,会场的紧张气氛开始融化,嘉宾们开始窃窃私语。音乐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在这个时候起到了奇妙的作用。”
激动人心的政权交接仪式开始了。二十三点五十九分,英国乐队开始演奏《上帝保佑女王》,降英国国旗。“正常情况下,英国国歌需要五十多秒,可是他们一演奏我就觉得不对劲,节奏比平时还快了不少。结果,他们只用了三十多秒就演奏完了。我们只做了英方如果拖延时间,我方坚决按时奏响的准备,没想到他们会加速演奏。”
这等于给中方军乐团留出了二十几秒的空白时间。“这是令人窒息的二十几秒钟。我看见李鹏总理抬起手腕仔细地看了看表。我的心也顿时提到了嗓子眼。”于建芳小声问身边的联络官张景山:“怎么办?”张景山回答:“不管它,按原计划走。”
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张景山精确地读着秒表。在二十三点五十九分五十八秒半的时候,于建芳果断地举起指挥棒。零时零分零秒,指挥棒准时起拍,《义勇军进行曲》响彻维多利亚港,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
交接仪式结束后,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的张业遂第一个跑过来,紧紧抱住于建芳说:“建芳,太准了!”于建芳回忆说:“可能我当时太紧张了,耳朵充血,一直觉得国歌的声音有点小。其他人告诉我,那天的国歌格外嘹亮。”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安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