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杨育才
今年长江流域的气象和水文特征与1998年十分相似,6-8月长江中下游可能出现多雨带,长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正在增加。长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日前向媒体通报指出,长江流域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低水位并未降低大洪水可能性
今年1月以来,长江中上游出现历史异常低水位,重庆水位一度跌至100多年来的最低点。5月21日,往年早已备战防汛的武汉汉口水位也比历史同期平均值低了5米左右。如此低的水位,为何还可能发生像1998年那样的大洪水呢?
“这样的预测主要是根据国家气象局的预报作出的。长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目前的低水位并没有降低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办公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说。根据国家气象局今年5月初发布的预报,今年汛期,我国灾害天气与常年相比会更加严重。夏季(6月至8月)可能出现南北两条多雨带,南方的主要多雨区正好位于长江中游至华南大部。
长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认为,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发生强度偏弱的厄尔尼诺事件,一方面导致长江遭遇罕见的流域性枯水,另一方面青藏高原积雪偏多,而气温偏高必然导致积雪融水增多。
“应当警惕长江流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蔡其华指出,长江已多年没有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根据大洪水发生规律,今年长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在增加,局部的暴雨洪水及其引发的洪涝灾害、台风灾害等影响更是不可低估。
气候变暖将增加极端天气
“低水位可以容纳更多上游来水,已投入使用的三峡大坝也大大增强了防洪能力,但并非就高枕无忧了。”蔡其华指出,长江洪水巨大来量与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的矛盾仍然尖锐,三峡工程蓄水以来,河道蓄泄能力、江湖关系、河势等都发生变化,长江流域约2万余公里支流及湖泊堤防未按规划标准进行加高加固,这使得长江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是长江流域洪水和干旱的主导因素。此前由中国科学院、长江水利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发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指出,在未来几十年中,长江流域的气温将显著升高,导致水循环加快,长江流域降水分布更加不均匀,夏季极端降水事件频率加大。长江上游和中下游极端降水时间趋于集中,使得长江流域再次发生相当于1870年、1954年和1998年的千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洪水几率增大,甚至还可能发生超过上述频率的特大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