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自强不息”,同济大学迎来了百岁生日。站在新的起点,经历百年历史的同济大学将描绘什么样的蓝图?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家伦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保持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拓展学校发展空间
记者:同济大学在百年办学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与志在“海纳百川”、以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的上海相得益彰,请您具体谈一谈“国际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家伦:国际化办学是同济大学的传统。
1979年,在李国豪校长的推动下,学校重新恢复国际化办学的传统。目前,我们与世界60余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与10多所国外学校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新型学院。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同济与国外合作办学的思路、经验逐渐成熟,合作办学形式多样化、多方位化。比如,与联合国机构合作建设可持续发展学院、亚太世界遗产研究与培训中心等,为学校创造了更大的国际发展空间。
还有国内外教师的频繁交流。学校的一些学院聘请外籍教师,在汲取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同时,也加强了教师自身的外语交际能力,拓宽了视野。同时,学校还在进行学位学历、专业资质、执业资格的国际认证,包括从校际互认到国际承认、从专业学会到职业协会。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和建筑学,已获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及皇家学会建筑师注册资质的认可,这是国际建筑界最高水平的认证。同济借此提升了自己的教育品牌,扩大了对国际留学生的吸引力和学生在全球化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学生。同济为学生提供短至3个月、长达一两年的国际交流,有的学院研究生,三年当中有一个时期是在国外学习。学校也吸引了国外的留学生。目前来自76个国家的2500多名留学生在同济学习,包括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生。
组建学科链,以产业需求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
记者: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现代大学既有传统的教学功能,又要发挥社会服务的功能。学校是如何实现这个功能的?
周家伦:同济大学以城市建设相关学科门类齐全、人才优势突出、综合实力强大为人熟知。改革开放至今,国家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也为广大师生积极融入社会、服务地方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上海新一轮发展中,标志性建设及城市规划、桥梁道路建设、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和筹建,以及浦东国际机场、洋山深水港、崇明越江隧道等重大工程,都凝结着同济人的智慧和汗水。
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后,同济大学在第一时间成立“2010年上海世博会研究中心”,积极组织校内专家开展相关研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方案竞标过程中,来自校内建筑、规划、地下、交通、环境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近200人,团结协作、日夜奋战,最终在与中外40多家国际著名的规划、设计单位的同台竞争中胜出,是进入前十名方案中唯一的“国字号”,还成为最终入选的三个优秀方案之一。以此为依托,同济大学教授担任了世博会总规划师的重任。
近年来,同济大学秉持“传统学科高新化、新兴学科强势化、交叉学科集约化”的理念,不断调整、完善学科结构。我们体会,在高校学科整合过程中,学科集约,形成学科群或学科链,是一个重要而必需的步骤。在组建学科链过程中,必须以明确的产业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这是很重要的衡量标准。
“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记者: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这方面学校有什么设想?
周家伦:同济培养学生,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我们称之为“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为此,学校建立了大学生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不仅保障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课外科技、校园文化、心理咨询等,也起到保障作用。
作为一所综合型大学,学校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一般来讲,理工科比较严谨,文科比较发散,文理交融,对创新思维、创新人才的培养,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现在,国家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素质培养的重点,大学更应该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应该构筑平台、设置项目、组建团队,让学生有参与创新的机会。
同济有许多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图书馆都是24小时向学生开放。学校还有各种名师讲座,学术氛围十分浓郁。我们还建了各种创新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大学里得到全面的发展。
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努力:第一,依托教师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学科交叉的科技平台,基地和项目。第二,扶植品牌项目,让品牌项目成为学生自主创新的源动力,吸引他们参加比赛和活动。第三,重视学生团队和梯队的建设。自主创新和创新意识,跟一个团队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学科交叉已经不是靠一个人突发奇想形成的环境,学生创新能够可持续发展需要靠学校组织。第四,鼓励大学生理性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创业发明。同济大学周围有一个“环同济知识经济带”,有很多企业和科技成果的孵化,我们希望有条件的学生在学习和毕业期间,可以把成熟的成果投入到创业中去。(记者 王有佳)
(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