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松林人工沙滩。
松林的吊脚楼木屋。
斗门水松林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水松林。
泛舟珠海斗门的黄杨河,沿途旖旎风光将美不胜收!近日,当地旅游、交通、海事、林业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考察组沿黄杨河一带,重点考察沿岸和附近岛屿的自然风光,计划斥资打造一条数百里长的水上风光带,其中世界现存最大的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水松林将成为最大看点。当地政府正拟通过开发旅游的方式来抢救现仅存我国的世界濒危植物——水松。
世界现存规模最大水松林现斗门
斗门六乡镇竹洲头水松林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
日前中国植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的40多位专家学者,在珠海召开有关会议。应邀的部分权威专家、教授特意提前前往这片让人叹为观止的水松林。
在磨刀门水道边距堤岸200米左右处,四面环水,方圆360多亩,由7万多株清一色水松林组成的森林带,静立在水天之间,颇为壮观。
“植物活化石”生存环境堪忧
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杨雄邦教授表示,这些林子多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种植的,经过20多年的生长发育开始衰退了。“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现仅存的水松也会濒临灭绝”。
杨雄邦认为,目前导致竹洲头水松林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薇甘菊。生长迅速的薇甘菊依托水松挺拔的树干,向上缠绕生长,最终把这些植物活化石弄得半死不活。
二是水松林的种子很香,容易被老鼠等动物吃掉。水松因此无法完成自我繁殖、生长,以至于数量越来越少。
另外,水松林最佳的生长环境一定要有水,水能淹到的地方最好。目前的竹洲头由于冲击作用,泥沙俱下堆积高度已经超过1米,洲内的水松已经无法直接见水。
开发保护并重抢救“最后的珍宝”
珠海市林业局副局长杨尧表示应该尽快将水松林列入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政府直接干预下进行扩种、管理。
日前,斗门政府相关部门提出打造黄杨河百里水上风光带的方案。近日,当地多部门组成考察团对此进行考察,斗门区政府正拟通过将当地纵横交错的水路把沿岸的旅游景点、农庄连成一片,形成一条连绵数百里的水上风光带。该区阳副区长表示,开发水松林岛将制定严格的规定,比如游客不准携带洗发水等化学物质上岛,岛上不允许建设餐馆等污染环境的设施。
“水松林开发要坚持开发、保护、研究于一体的原则。林业部门可同时向省林业部门申报建立水松林植物保护基地和科研基地,科研基地可附带部分观光的性质,达到旅游、保护、研究三个目的。”
小资料
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杨雄邦教授介绍,水松被业界誉为“植物活化石”,始生于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在距今7000多万年的第四纪冰期后期,因地壳运动及气候变化,曾广布于亚洲、欧洲、美洲的水松基本灭绝,仅留存于我国,是国家一级珍贵保护植物。
目前发现水松在我国广东、福建、四川、云南等局部地区零星分布,“在福建等沿海地区,能发现几棵甚至一棵水松的话,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珠海的这片水松林,7万多株、绵延360多亩,是国内最大的连片林子,当然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水松林。”(记者陈治家通讯员皮炎、蒋伟文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