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记者 朱彦)昨天上午,我市2007年“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江宁区召开。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江宁区汤山街道李岗头社区、上峰社区2个行政村的“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使用和管理情况。
去年,我市共建成三类标准以上的“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441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53.72%,占老五县行政村总数的70.67%,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今年是“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工作的关键年,按照计划,今年要建成302个“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村村都有体育设施的目标。
副市长许慧玲在会上说,“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需要。“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作为这两年全市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也是“和谐南京”建设的重要方面。
她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明确职责,做好分工,层层抓好落实。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确保这项工作如期按质完成。
许慧玲强调,各区县政府要加强对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设施建设的检查和监督工作,要按照“三个身边”的要求,把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好、管理好。体育部门要加大对各项工作的指导,把公益事业做好,做出“精品”。要大力提倡体育场地发挥健身、文化、集会等多项功能的社会效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目标,真正把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成为造福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