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郁知非2004年9月20日的资料图片。
郁知非这位上海滩曾经风云的人物,因为卷入腐败旋涡而坠入谷底。
郁知非劣迹
在担任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兼总经理和上海申花国际贸易公司董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侵占俱乐部、公司资金,用于支付个人购房款等。
据新华社
郁知非素描
1952年,出生于上海
1969年,从上海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兵
1978年,回到上海读书、工作
1983年,参与创办三灵电机厂
1994年至1998年,借助申花成足坛大哥
2001年,退出足坛
2002年,出任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编者按
新华社5月21日报道称,在调查上海市社保资金案过程中,有关部门发现,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原董事长郁知非涉嫌严重违纪。
上海市纪委、市监察委决定给予他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
从1994年的申花到2002年的F1,郁知非给上海绘就了一副至酷至炫的体育面孔,这也让他成为中国名气最大的体育商人,成为“上海的名片”。如今,这位上海滩曾经风云的人物,因为卷入腐败旋涡而坠入谷底。
街道创业
从销售科长到董事长
郁知非,1952年9月生于上海。1969年,他顺应当时的潮流,来到黑龙江建设兵团,当了9年兵。1978年,他回到上海,在正式“就业”之前,一边收废品,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大专的课程。
上世纪80年代初,部分下乡返城的知青找不到工作。以街道为单位成立生产组,成了解决办法之一。郁知非参加的那个里弄生产组,开创了一个街办企业的奇迹。1983年,三灵电机厂成立了,先后生产过电子琴、空调用的风扇等。1993年,三灵电机厂改名为上海申花集团。
“转折点是申请到了洗衣机的生产指标,”一位郁知非的好友说,“当时是计划经济,产品奇缺,能生产出来,就有市场。”随后,洗衣机和热水器成了申花集团的主要盈利产品。郁知非出国,会带回样机或者产品说明书,“那时候的主要办法就是仿制国外的产品”。
当时的三灵电机厂俨然是中国白色家电的龙头之一,与当时的海尔、小天鹅相比并不逊色。郁知非也逐渐从最初的销售科长成长为申花集团的董事长。
踏入足坛
借助申花成足坛大哥
1993年下半年,上海确立了发展足球产业的方针。不久,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正式成立,隶属于申花集团。这是中国职业足球的第一个俱乐部,郁知非任董事长。在郁知非和主教练徐根宝的配合之下,“抢逼围”的战术让上海足球一下子从“软脚蟹”变成了“疯狗”。
从1994年至1998年,五个赛季中,申花几度夺冠,被誉为蓝衣军团的申花足球俱乐部成为中国足球的霸主。借助申花足球,郁知非也成为中国足坛的大哥。
郁知非在申花足球俱乐部顺风顺水的过程,也正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黄金时期。申花是中国首家职业足球俱乐部,也是在足球产业中做得最优秀的俱乐部之一,其成就并不能用获得的名次来简单涵盖。
1999年是郁知非充分展现自己体育经营才能的一年。他运作了曼联与申花队的商业比赛,差不多赚了1600万元,被誉为中国足坛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商业比赛。
强弩之末
拿过假路易威登皮包
不为人知的是,此时的郁知非已经是强弩之末。
“郁知非对外宣称申花俱乐部一直赢利。别的俱乐部都亏钱,就他能赚钱?实际上,大概从1997年开始,每年的亏损都近1000万。”郁知非的一位好友说。
郁知非在1998年的时候曾拿着一个假路易威登皮包,还以为别人看不出,但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那是假的。被熟人指出后,他马上就不再用那包了。1999年,在郁知非领导的申花足球到达巅峰之时,他领导的申花集团却滑向另一个方向。
“我们的企业从开始搞足球的时候,就不太行了。”一位申花老员工回忆道。
“到了2000年,申花集团被分为电器和足球两块。实际上,那时候的申花在产品上已经没有什么竞争力了,很多员工50岁就直接退休了,郁知非的太太也是那时退休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郁知非的太太是当初组建里弄生产组的108人之一。
2001年12月,申花队被上海文广收购。当时,郁知非大哭。从申花离开后,赋闲的他曾被一位摄影记者捕捉到一张照片——灰头土脸的样子。几个月后,郁知非加盟F1。
谢幕前夕
他的名字被刻意忽略
2002年2月,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成立。5月,郁知非在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桂娟邀请下,出任该公司的副总经理。9月16日,郁知非神采飞扬地出现在上海F1新闻发布会上,他以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名言“Ihavea dream”作为发言开头,阐述他的F1梦想。
但是,郁知非主管F1运营的日子,只是看似光鲜。郁知非上任不久,即开始面临外界的质疑。2004年,即F1进入中国的第一年,已有媒体质疑上海F1赛事举办权费用过高,“与欧洲各站比赛相比,上海几乎付出了3倍的费用购买举办权,有点不可思议”。文章还批评,上海赛道的总投资高达3亿美元,是目前F1各站赛事中最昂贵的赛道,比巴林站赛道的2.3亿美元还要高。此文一出,郁知非频频被追问。
2006年10月10日,上海锦江饭店,前国脚张玉宁的婚礼上,郁知非最后一次公开亮相。第二天,见诸申城一些报刊的婚礼报道中,他的名字被刻意忽略。这更像是一场不期而遇的谢幕表演,一周后,媒体披露其被有关部门传召协助调查,自此不见踪影。
此前,上海各大报刊已收到通知,不得在F1报道中出现其名字和照片,“我们知道,他肯定要出事了”。
据《南方周末》和《财经》报道
观点
这是个警示信号
大名鼎鼎的郁知非,曾经一手塑造了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的辉煌历史。然而,辉煌的背后是灰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侵占俱乐部、公司资金,用于支付个人购房款等”是赤裸裸的贪污腐败行为,大权独揽的郁知非,居然可以将俱乐部、公司资金用于自己买房子,可见当时申花足球俱乐部的财务监管形同虚设。
时至今日,中国各家足球俱乐部仍未建立完备的法人管理制度。一些国资俱乐部,在体现出其财大气粗、挥金如土的同时,也附着了诸多“洗钱”之类的“小道消息”。虽然这些消息未必全都属实,但其内在的利益关联纽带,确实需要包括司法机构在内的监管部门,进行严格调查。
因此,我期望“郁知非事件”能够成为一个警示信号,包括足协、国资委在内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主动在足球领域掀起一场“国资保卫战”。
(据《中国经济时报》毕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