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消息
B股市场再现杀跌行情,整个市场哀鸿遍野。昨日,沪市B股大跌7.98%,51只个股只有1只上涨;而深市B股昨天也未能逃脱杀跌的厄运,深证B指跌4.41%。本周二以来,深沪B股在连续暴涨后又出现了短线暴跌走势,沪B指近三个交易日跌幅高达18.5%,14只个股出现连续三个跌停,充分反映出市场的高位风险。以往中国证券市场有B股先于A股“见顶”或“见底”的指示作用,能否再次应验到目前同属资金推动型的A股市场上,我们拭目以待。
管小峰 徐建华
连续三日大跌
从盘面上看,深证B指昨日以742.18点低开,最低到688.54点,尾盘收于711.17点,跌32.8点,跌幅达4.41%,昨日成交25.14亿港元,48只个股中仅有4只上涨,44只下跌;沪市B股指数以316.70点低开,盘中低点为292.97点,尾盘收于297.57点,跌25.79点,跌幅达7.98%,昨日成交42.6亿美元,仅有1家公司股价上涨,50家公司股价均下跌。截至昨日,B股指数出现连续三日的下跌,跌幅超过18.61%。
昨日证监会再度提示风险,称投资者应对自己负责,引起了对政策敏感的机构投资者的忧虑情绪,基金重仓股多数表现低迷,分析师指数成份股15涨56跌,基金重仓样本股39涨109跌,社保重仓股5涨10跌,QFII重仓股31涨61跌;而德高望重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亦向美国投资者提示,称中国股市将面临大幅修正的风险,引发套息交易可能再次面临平仓风险,而QFII或来自灰色渠道的外资的撤退,无疑将冲击A股市场此前加速上行的单边趋势。
从近日A、B股的走势来看,B股的持续杀跌,或是牵连A股今日调整的主要因素。市场投机兴趣的减弱,引发B股市场持续杀跌,其中B股指数连续三天拉出长阴,当前累计跌幅接近20%。昨日B股市场继续大面积跌停,当前跌停个股超过30只。作为流动性同样充裕的市场,B股市场的杀跌,无疑为A股投资者作出了极为负面的示范效应,因A股投资者可能会怀疑:A股是否会重演B股的历史?
深沪B股连续三日的大幅度下跌,使得B股技术形态有走坏趋势,而且高位区放出的历史天量,短期内攻克难度较大。同时,B股的连续重挫,使得价值中枢明显高于B股市场的A股市场估值可能发生动摇。
要拉A股“下水”
消息面上,昨日中国证监会机构部再次发出要求券商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的通知;格林斯潘也表示,中国股市有修正的风险,由此造成海外投资者开始出逃。同时,美元对人民币昨日再次上调15个基点,其中间价达到1美元兑人民币7.6525元,第33次刷新历史记录。随着B股的暴跌,B股开户的热潮开始消退。据中等公司今日披露的数据显示,5月23日B股新开账户的开户数为37245户,比此前一日的开户数急剧下跌了28%。
恶炒透支了业绩
从B股前期上涨的动力来看,主要与A、B股较大的价差、资金推动、股改不确定性等因素密切相关。但从B股平均市盈率来看,上证B股目前平均PE83倍左右,深圳B股平均PE41倍左右,两市B股平均PE突破了60倍。B股作为对外开放较早的投资窗口,在目前平均市盈率高达60倍的情况下,其风险不言而喻。再从深沪B股估值反观深沪A股市场,其估值优势同样面临较大风险,比如目前深圳A股的平均PE已高达55倍,尽管今年新会计政策使得不少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大增,但即使这样未来中国A股的市盈率水准仍然偏高,况且动态PE所依据的投资收益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旦投资品种或资产出现跌价,其泡沫破裂就可能随之出现,动态PE也将水涨船高。
开户热潮正渐退
风险教育看B股
邦尼撰文称,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B股已经给所有进场的新投资者上了一课市场风险教育课,从最近几天的几乎所有跌停到前几天的所有涨停,足以说明在一个投资的市场上风险是随时存在的,那么为什么B股市场会比A股市场更加明显呢?
这主要是B股市场的容量没有A股市场的那样大,可以不夸张地说,B股市场更多的是以散户为主导,而A股市场却不是,尽管近期A股的这种逼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散户在主导,但这个市场的主流依然是机构。
尽管已经出现这种连续的跌停,那么现在去杀跌是否明智呢?显然这个时候再去杀跌是不明智的,在B股经过这轮快速的杀跌侵袭后,相信从基本面上依然继续支持B股市场的向好,首先是美元的持续走低,如果你把美元存在银行未必会有B股的这种预期,其次是B和A股的合并,尽管目前已经被管理层封杀,但未必是永远的封杀,仅仅是现在还没有考虑而已,因为现在摆在管理层面前主要任务不是B股市场,而是A股市场。
从这个角度来看,笔者依然看好,但市场也从另外一个侧面给我们一种启示,任何一种投资都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分析,千万不要盲目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