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来,他忠于法律,热爱法官职业,坚守法官的良知和职业操守,甘于清贫和寂寞,淡泊名利,兢兢业业,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平与正义。同时,在他的家庭遭遇各种不幸时,他这棵大树用无声大爱诠释了一个男人的优秀品格。
法官姚维家:平凡岗位大写的人
□《民主与法制时报》特约撰稿 周瑞平
5月7日,姚维家又一次到合肥安医附院肿瘤科住院化疗。见到记者又来看他,正在打点滴的他挣扎着要坐起来。老伴儿朱庆芬牵着老姚的手,靠在他边上。
朱庆芬每天都是等女儿服药睡着后就赶过来。她对记者说:“维家老跟我说傻话,说现在用一次化疗的药就要两万多元,已经打4次了,不想继续治疗了。因昂贵的医药费不在医保范围内,都是亲戚们七拼八凑来的,家里没有存款,老姚治病的钱花得不安心啊!可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不好起来,女儿怎么办?我怎么办?我就是卖血也要给维家治病。”朱庆芬说着说着泪如雨下。
头痛、持续发烧、脖子上的淋巴越肿越大,57岁的姚维家从今年元旦开始感到浑身不适。正值岁初年尾,要准备一年一度的法院工作报告、安排人民陪审员出庭……担任研究室主任的姚维家天天忙得不可开交,实在无暇顾及自身的病痛。
2月2日,姚维家被检查出得了淋巴肿瘤,必须马上住院化疗!第二天一早,姚维家对院长说他想请几天公休假。和姚维家共事了20多年的政治处主任蒋华泉感到蹊跷,老姚是家里有再大的困难都从不请事假的,经再三追问,姚维家才说要去住几天医院。并恳求他不要告诉同事们,快过年了大家都很忙,不想给同事们添麻烦,不要因为他影响大家过年的心情。经上海、安徽的两家医院确诊,姚维家得了恶性淋巴肿瘤,但庐阳区法院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春节上班以后才知道的。那时,他已开始接受第二个疗程的化疗。
得知姚维家生病之后,合肥市政法系统的领导、同事和社会各级人士都自发地到医院看望他。院里的一位法官来探望时,姚维家拜托她帮助照看照看办公室里一盆养了多年的滴水观音。他说话的神态里流露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大海捞针找到证据
“维家不仅办案子扎实,做什么事都认真,对工作可以说是极端负责,我们全院的人都从心里佩服他。”和姚维家一起进法院的行政庭庭长刘士坤自称是最了解老姚了。
1984年,姚维家被任命为书记员。当年夏天,刘士坤和姚维家一起承办一件诈骗案,被告人翻供。为了核实一个关键证据,他们在萧县农村走了一天的土路,找到了被害人,得知被告人一年前曾在山东烟台发过一个电报,骗取了被害人的钱财。他们随即赶到烟台,来到邮电局,递上介绍信,负责人一听说要找一份一年前的电报底稿,眼睛瞪得溜圆,推说已销毁了,一口回绝。经再三请求,负责人叫人从仓库里拖出三大麻袋电报底稿,少说也有20多万份,扔下一句“你们自己慢慢找吧”就不管了。“我看到三个大麻袋头就大了,这不是大海捞针吗!”刘士坤回忆说,“谁知维家一声不吭找了张报纸坐在地上,一张一张找起来。”
他们找了一天一无所获。第二天又翻了半天,仍不见踪影。邮电局搞保卫的人过来劝他们别瞎折腾了。“我也开始打退堂鼓。”刘士坤说,“哪晓得维家要我到一边歇着,他说他一定能找到。我当时心里很生气,我是审判员他只是书记员,应该听我安排,但看他不找到不罢休的牛劲,我只好和他一起找。第三天上午,维家突然大叫一声:‘我找到了!’”在这份电报底稿面前,翻供的被告人哑口无言。
姚维家在1990年前在刑庭工作了六年,中途换岗到院办公室,1994年当上刑庭庭长,先后在刑庭工作了10年。刑庭的结案率一直100%,无超审限案件,无超期羁押案件,无重大改判案件,在合肥全市各县区法院中名列前茅。
一位年轻法官这样评价姚维家:“老姚喜欢说一些包公断案的故事,过去我们法院离包公祠的直线距离只有千米。他说我们在包青天的眼皮底下办案,虽不能和他老人家相比,但不能给他丢脸,每一件都要依法办公正,对得起国徽下的誓言,对得起天地良心。”
每次评先都是票数最高
“维家是我见过的最爱学习、毅力最强的人,而且能学以致用。他是全院唯一拥有‘两专一本’文凭的。”说起姚维家热爱学习的故事,刘士坤等许多同事都津津乐道。
姚维家调入法院后,觉得自己是“工农兵”大专生,半路出家从事审判工作,急需补课。当年他就以合肥考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华东政法学院在职教育法律大专班。1993年,已经43岁的他又参加大学本科法律专业自学考试。本来他这个年龄可以免试外语,他坚持要考过,觉得自己所在的法院是安徽省会的中心,随着改革开放,会有涉外案件,需要掌握一门外语。由于基础差,他考了两年,不是差3分就是差1分。他用了五年时间,完成了大学本科法律专业的自学考试,拿到了文凭,让很多人刮目相看。
“维家的业务是全院公认最棒的,他虽然没在民庭、行政庭工作过,但许多法官遇到疑难问题首先会请教他。”前任院长李志军说,“审委会讨论案件,他凭借深厚的法律、理论功底,发表意见最准确有力,往往被大家接受。”
1998年8月,李志军找姚维家谈话,告诉他要成立研究室,工作很重要。姚维家二话没说,就接受了组织安排,开始了他迄今已达9个年头的研究室工作。所谓主任就是所有大大小小琐琐碎碎的事都得他自己做。李志军感叹道:“庐阳区法院2003年获得全国模范法院称号等一批荣誉,有维家同志的重要功劳。”
记者在姚维家的档案里看到,从1995年实现考核以来,他年年称职、优秀,先后六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姚维家从来淡泊名利,每次一遇到评选先进,大家无记名投票,从来都是他票数最高。但他总要以各种理由让给别人,有时候实在推不掉才接受。”政治处主任蒋华泉说,“姚维家没有说过什么豪言壮语,也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一些普通话、平常事,但每一件事都做得踏踏实实,平凡的琐事折射出了他高尚的人格。”
困难自己扛爱心献他人
1995年,在一所重点初中上初三的女儿因繁重的学习压力和残酷的竞争,在一场感冒、一次老师不妥的批评后,患了忧郁型精神疾病。仿佛是一记晴天霹雳把一个美满幸福的家顷刻击得粉碎。女儿住院40多天后休学了,为了把女儿带回到正常人的世界,姚维家想尽了法子。和她下象棋,既要激发她的思维,又不能让她用脑过多;带她做简单的游戏,让她感受生活的乐趣……功夫不负有心人,女儿在父母的鼓励下重新开始温习功课,写起日记。姚维家当起了家教,在柔和的灯光下留下了许多父女共读的画境。意想不到的是,休学一年后女儿参加中考,考取了一所高中。不料到了高二,女儿再次病重退学回家,并需要亲人24小时看护,也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
当时姚维家是刑庭庭长,妻子朱庆芬是一家中型企业厂长、省人大代表,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她辞掉了厂长职务,在事业的顶峰退下来回家专门陪护女儿。“12年了,维家从来没有因为女儿耽误过工作。”朱庆芬说,“法院的工作是耽误不得的。”
祸不单行。1998年,姚维家近80岁的老母亲两次因高血压引起中风后,瘫痪在床上。姚维家兄弟姐妹六个,他排行老五,有三个在西藏等地工作,无法回家尽孝,大姐因丈夫生病在医院陪护了6年。1989年父亲去世后,服侍母亲的重任只有姚维家来承担。
姚维家开始了长达8年的奔波,每天中午一下班就跨上摩托车从市北赶到市南,为母亲做一顿可口的热饭热菜。考虑到母亲有高血压,姚维家就请教医生,给母亲合理搭配营养,每天换着花样烧菜。姚维家87岁的母亲,虽瘫痪在床,神志也不太清,但一头银发,气色红润。
“对自己父母都不爱的话,也不会对别人友爱,更不会对社会友爱。”同事许勤说,“我从姚法官身上看到了一个‘孝’字,这是做人最起码应该具备的品质,是每个人应该尽的最起码的义务。一个人尽孝一两天很容易,但要坚持几年就很难了,而姚法官做到了。”
“维家在家是个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在单位人人都说他是个好法官、好同事,大家都敬重他。”李志军说起姚维家很自然地用了五个“好”字,“维家从来不对组织上说家里的困难,有多少痛苦都自己扛着,同事有什么困难,他则会尽力相助。”
2003年底,庐阳区法院民庭熊庭长患了白血病,有10多万治疗费没有着落,家庭陷入困境中。院党组提议以工会的名义为他募捐。兼任工会主席的姚维家立马组织这个活动,带头捐出了一个月的工资和奖金2000元。
“我得知后很吃惊,他爱人每月只有几百元退休金,家里为了女儿治病,经济非常困难,全靠他一个人的工资。”李志军就劝他少捐点。姚维家说:“老熊家现在是最困难的时候,我应该尽能力帮助他,我自己克俭一点苦一点不要紧。”“熊庭长知道他家情况,这样捐,也不收。我反反复复做他思想工作,他才答应捐500元。”
为清廉宁可不近人情
和姚维家打过交道的人,尤其钦佩他有些“不近人情”的清正廉洁。有的人一遇到事情就喜欢找关系请人吃饭送钱送礼,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时常侵袭法院。但姚维家是个“特殊材料做成的法官”。
“老姚真像个黑脸包公,如果是为了案子,无论是谁也请不动他去吃饭,谁来说情也没用。他会说:‘依法该判轻的,不说也会从轻;依法该判重的,谁说情也没用’。”
纪检组长刘东旭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回,刑庭办一个职务犯罪案件,被告人的家人到处找人来说情。姚维家的一个大学同学受人之托,请不动他吃饭,就送来一张价值1000元的购物卡。姚维家当时脸就板了下来,叫同学拿回去。那位同学丢下购物卡就走了,姚维家退了几次都没退成,就把购物卡交到法院。气得同学很长时间没理睬他。
姚维家说:“我信奉一条:来路不正的钱,一分也不要。法官的人格是保证公正办案的基础,比任何东西都要珍贵,我不可能拿法官的人格去做交易。这个社会诱惑那么多,法官也是肉长的,全靠自觉,才能挡住所有的诱惑,守住心灵的清白。”
姚维家有一位同学的母亲是律师,她时常来向他请教法律问题。有一次带给他两斤新茶,被他当场谢绝了。同学打电话来责问他“为何这样认真”,许多人也觉得姚维家的行为不可思议。
姚维家回忆起这件事说:“她来问问题,我们可以商讨。她有时候要来法院代理案件,法官和律师之间人情往来上就是要保持距离。”
“我绝不给别人怀疑我清正的机会,哪怕一根针也不能收。我既然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就得遵守这个职业最基本的要求。”姚维家说,“我不喝酒不抽烟,不讲究吃不讲究穿,生活很简单。人生活简单,心就不会累。我家里烦恼够多了,我不想给自己的心添累。”
姚维家住的两室一厅的公寓房还是1994年区里分配来时的格局,40余平方米,没有装潢,蓝白相间的墙,马赛克铺的地,几件简单的老式家具油漆剥落,还是1980年结婚时置办的。最值钱的要算去年置换的一台21吋普通彩电和一台小空调。一个高级法官的家,简朴至极,但窗明几净,井然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