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外,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央行这次出手调控的力度,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其实,人们只要对央行自去年以来的金融调控稍加回顾,就能发现一个特征,即央行的调控时间跨度已越来越短,并且这次推出了完全可称作是一个重拳的组合调控方案。就此,即在如今资金流动性过剩与进出口顺差还没得到改善的经济形势下,人们至少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央行认为经过多次的准备金率、利率及市场公开化操作,现有的金融形势仍然没有达到央行通过调控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或者换句话说,现有国内资金的流动性过剩与通胀趋势,使央行加深了对金融形势的担忧,以至推出如此力度的金融调整“组合拳”。
从资金成本与赢利天性观点看,正如人们所了解,货币的价格对外是汇率,对内则是由利率来体现。所以就此而看,由资本的本性所决定,如果某国的赢利性可能明显超过其他地区,外资就会通过或明或暗的渠道,并以各种手段流向赢利地区;同理,内资在如此市场情况下,同样也会通过扩大出口与其他市场来谋取尽可能大的利润。而这也许就是形成国内目前资金流动性过剩与通胀的两大成因。所以在此条件下,央行以提高准备金率与其他各种金融调控方式来提高资金成本,从而达到抑制资金流动性过剩与减轻通胀风险的目的。也许这就是央行在目前国内金融机制尚不完善,并在自身缺乏应有独立性条件下,可说是在多种权衡之后不得不作出的选择。而且显然能预见的是,如果日后国内情势还不能如期出现应有的改善,也不能排除央行会采取进一步的严厉决策。
当然,就目前国内的经济环境讲,无论是资金流动性过剩还是所存在的通胀风险,应当说与现有的国内市场体制、行政体制缺陷都有着相当的关联性。所以就此而言,国内经济状况的根本改善还有赖于行政以及市场体制的系统性进步,而不是由央行独当一面所能扭转的。但尽管如此,读懂与正确理解央行一系列调控政策取向,并最大程度地把握其政策意图,不论对宏观经济走向的把握还是对市场的选择,将肯定会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益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