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农民工抱怨:“如果不去投诉,劳动监察就发现不了侵犯权益的事情。但是去投诉,手上的工作就保不住了。”另一方面,监察人员也在犯愁,总是在接到投诉后急急忙忙去处理,工作被动不说,监察的范围也极为有限。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成都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开始尝试“网格化管理”,把用人单位所在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动态监控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变被动为主动。
“监察员发现企业没给我上保险”
小彭在成都三河镇一家床上用品厂打工。厂里有没有给自己上保险,小彭虽想知道却一直不敢问。去年,三河镇开始施行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三名劳动监察信息采集员成了企业的“常客”。企业用工多少、工资水平如何、社会保险有没有上全……每隔几个月,采集员就会来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摸底”很快摸出问题来,采集员发现,企业有10多名小彭这样的农民工没有参加社会保险,有的还被收取了保证金。很快,在劳动监察的督促下,企业为小彭和工友们上了保险。
过去,劳动监察限于人力,大部分工作是受理投诉。2006年推行网格化管理,成都市把各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建立街道、乡镇一级网格321个,社区、村组级二级网格587个,配备网格工作专兼职监察员579名,把监察信息网覆盖到了所有街道社区。网格化后,首先完成了对所有用人单位的信息采集,涉及劳动者160多万,其中农民工53万人。劳动部门摸清了当地农民工的底数,为有针对性的维权管理打下了基础。监察员责任到人,不论有无接到投诉,都要定期到所在网格内用人单位查访,使企业的侵权行为无所遁形。
网格化管理也增强了农民工依法维权的自觉性,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农民工。过去乡镇没有劳动监察机构,发生侵权行为农民工也不知去哪儿“讨说法”。现在则不同,劳动监察离农民工更“近”了。俸小花去年在成都清江镇一家纺织厂打工,老板违规收取了她300元押金不退。俸小花立刻去找所在网格的监察员,很快在监察员的帮助下讨回了押金。两年来,成都劳动监察共督促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58万份,补缴社会保险费5800多万元,其中多数为农民工。
“劳动监察不能满足于做‘救火队’”
网格化也使劳动监察告别了那种“救火队”式的工作方式。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不同,多数城镇单位职工就业相对稳定,有统一的档案,便于监控其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侵权事件较少发生。而农民工流动性强,究竟有多少农民工、具体分布在哪些企业、有没有签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参加了没有,一直难以准确掌握,也难以提前制止侵权行为。
实行网格化后,每一个网格内的每一个用人单位雇佣了哪些人都有了详细的资料,并将数据输入系统进行联网。信息采集员每次调查后,都要根据情况对数据调整,同时发现问题。薛峰是一名基层的劳动监察员,他说:“网格化后,我们感到工作更加心中有数。”他举例,一个企业新招一批农民工,采集员很快会把这个信息采集到并输入系统,系统联网后随即就会提醒这些农民工是否按规定上了社会保险,之前的保险有没有接续,工资是否符合最低工资标准等。“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就能主动出击,要求企业改正。”
网格化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工的权益,但在推行过程中,成都市劳动监察总队也遇到了不少困难。“监察员力量明显不足。”监察总队杜溪源总队长说。他介绍,网格化的一个前提是由监察员经常性地到各类企业采集劳动者信息,这就需要增加一定的监察员数量。目前成都的办法是雇用一些兼职的监察员,但有的企业不认同,长远来看也不能完全依靠协管员。另外,网格化是个新尝试,在四川覆盖的只是成都市,其他省份也只有深圳、上海等少数城市开展了类似的工作。而农民工经常流动,如果离开了成都,很多信息就“断了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