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偕同央视首次深度聚焦成都“母亲河”水族生存现状调查
“呵护我们的母亲河”系列报道
省水产局渔政处近日披露:有“水中大熊猫”美称的冰川时代鱼类、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虎嘉鲑,十几年来作为岷江的标志性水生动物已完全绝迹。
岷江标志鱼“水中大熊猫”消失
5月16日至20日,省水利厅“呵护母亲河”联合检查组对岷江展开了为时5天的监督考察。本报特派记者应邀全程参与了此次行动。“母亲河生态安全”是本次检查的重中之重,而另一个直接检测与透视河道是否健康的标准正是岷江里的“水族”。
说到岷江“水族”,不得不提虎嘉鲑。它是属冰川时期残存的冷水性鱼类,因珍稀和时代久远而一直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又称四川蜇罗鲑,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这个“家族”过去主要集中生活在岷江上游,少量生活在大渡河中上游及汉江上游支流的湑水、太白河等水系。
“水中大熊猫(虎嘉鲑的美称),这种鱼在我们这里就像恐龙一样,十几年来已经看不见了!”5月20日上午,家住汶川县映秀镇的袁大爷望着岷江水叹息不已。
年近八旬的袁大爷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以前虎嘉鲑在岷江里的数量特别多,那时还是当地一种大型经济鱼类。“最大的可达50公斤,常见的也有一两公斤哦!”袁大爷回忆,当时当地群众贫穷,部分群众为了充饥不时前往河中捕捞,“有时一网就能打到好几条,大的一条有十几斤重哩!”
据袁大爷介绍,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数量集中的岷江标志性鱼类虎嘉鲑,遭到了部分渔民的大量捕捞。“进入90年代后,虎嘉鲑遭遇了一场灭顶之灾———岷江上游较大规模的开发!”昨日,省水产局渔政处经过权威论证后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渔政部门在岷江也一直未能找到一条可用作人工繁殖的虎嘉鲑……
再难听到大鲵的“哭声”了
昨日,省水利厅渔政处称,除了虎嘉鲑,生活于岷江上游的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还有大鲵,即“娃娃鱼”。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它同是岷江上游数量较多、较为“尊贵”且最为“可爱”的“岷江水族”成员。“但是,现在人们再也难以看到它在水中摆动四肢的可爱模样,也难以听到它像小娃娃那样轻微的‘哭声’了!”当地群众向联合调查组讲述,五六年来这种“娃娃鱼”也逐渐从岷江流域消失了……
据介绍,“岷江水族”中极为尊贵的“特有成员”还包括省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重口裂腹鱼、青石爬鮡、松藩罗鲤等。从本次联合调查组调查的情况看,这几种鱼类在岷江同时变得珍稀而濒危。沿江群众表示,当前尽管这两种鱼一公斤市场售价已高达600-800元,但当地捕鱼者一年到头已很难打到几条,大有“灭绝”之征兆。按照生物学家邓其祥教授的调查,岷江上游的鱼类已经从上世纪50年代的40种下降到当前的16种,灭绝率达到了60%!
决策:依法建造“鱼类放养繁殖场”
“最明显的原因是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环境的改变。”省水产局渔政处的专家称,通过本次调查,省渔政处发现岷江上游的所有工程均未按相关法规实施渔业补救措施,没有一家工程依法修改鱼类“洄游通道”。也没有一个业主依法修建渔业放养繁殖场,依靠人工繁殖相关水生动物放入岷江,而工程承建方也没有这个技术力量。
“水族的衰亡,表明了岷江生态被破坏得十分严重。”省水产局渔政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切实促进岷江生态的和谐,今年起省上决定责令对渔业资源造成巨大破坏的工程承建单位,在渔政部门的技术指导下依法严格修建符合规模条件10-20个“鱼类放养繁殖场”,对绝迹多年的虎嘉鲑、大鲵、重口裂腹鱼、青石爬鮡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进行大量的人工繁殖。
“这是目前惟一可行的实施办法!”该负责人称,只要按照国家有关法规严格逗硬实施,预计5-8年后逐年都能有10万尾以上的重点鱼类放入岷江,不断补充和壮大成都这条“母亲河”的水族队伍……
记者万金龙摄影刘亮
链接危矣!长江鱼类
昨晚9:30,央视7套以《危矣!长江鱼类》为题报道了长江鱼类生存现状。央视报道称,一斤刀鱼的价格从上世纪80年代的几角钱猛涨到现在的1500元,流域内的378种鱼类普遍出现了生存危机,专家预计40年后这里将不再有鱼类生存……这样的严峻现实已出现在长江及其上游支流上。
长江渔业资源管理部门有关专家称,长江流域原有的378种野生鱼类已有相当部分快速灭绝,目前幸存的鱼类也普遍遇到了史上罕见的生存危机,而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正是大量的水能开发和污染等原因,对鱼类的生存及其繁殖场所、产卵方式等造成了巨大破坏。专家预计,长此以往,40年后长江再也找不到存活的野生鱼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