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农民入黔“种地”现象启示
——“现代农业与市场意识”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
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创新思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轨步伐,农业农村经济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但我省农民市场意识淡薄、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加工滞后等现象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作为集约化农业和商品化农业相统一的过程,市场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即日起,本报推出“现代农业与市场意识”系列报道,记者深入贵州农村,走进农户,踏上田间地头,以大市场的视角对我省农业进行关注与思考,期望能对发展现代农业带来一些借鉴的启示。
现象:省外农民纷纷入黔种地赚钱
3月30日,在黔南州龙里县龙山镇坝上村前的一大片西瓜大棚内,胡才兵带着村里的几个农民正在忙活。“还等1个月左右,我的礼品西瓜就可以上市了。”看着地里长势不错的瓜苗,这名来自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陈江镇新江村的瓜农喜上眉梢。
“都是从浙江带来的新品种,产品上市前不但要分级包装,而且还有专门的注册商标。”在田间临时搭建的住所里,胡才兵向记者介绍自己来贵州种西瓜的经历:听说贵州礼品西瓜市场不错,去年初,在老家种西瓜多年的胡才兵便与几名同乡来到安顺市平坝县夏云镇,租了100多亩地种礼品西瓜,结果收益颇丰。今年,准备扩大种植面积的胡才兵发现,当地跟着种礼品西瓜的农民开始增多,担心市场受影响,于是他将种植地转移到了同样离省城贵阳不远的龙里县,同6名老乡搞起了120亩礼品西瓜大棚。
“哪里的市场好,我们就转到哪里。”胡才兵说,如果明年这里种礼品瓜的人多了,他们还会考虑换地方。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近几年来,贵州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以及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众多来自浙江、江苏、福建等地的农民进入从事农业种植开发。这些带着新观念、资金、技术和新品种来到我省的外地农民,大部分是种植能手。他们将家乡成熟的农业开发经营模式和新的观念一并移植过来,为我省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调查,来到我省的外省农民主要集中在贵阳、遵义、黔南等一些具有农业优势的地区,大多以果蔬种植为主,这些跨省经营土地的农民大都拥有自己的农产品商标、品牌及市场。
“外省农民每到一处,当地立即就会出现一项新兴的农业产业,他们是我省现代农业的播种机。”省农业厅一名干部这样评价。
记者在采访中印证了他的话:在几名浙江农民的带动下,贵阳市花溪区的草莓种植从无到有。目前,全区种植草莓的浙江农民已超过40家,并逐渐成为一项新兴的农业观光旅游产业。40多名沿海地区农民进入黔南州惠水县后,在全县3个乡镇6个行政村发展礼品西瓜、花卉、蔬菜等产业。去年,仅农户收益土地租金就达500多万元,并带动本地农民就地务工、出卖农家肥等收入60多万元,使全县高效农业初具规模。
“他们哪里是农民,简直就是商人,是大老板!”看到浙江农民朱知良坐在瓜地里用手提电脑向全国各地发布礼品西瓜销售信息,惠水县三都镇农民刘加元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冲击:省外农民带来了什么
“浇水和施肥只要打开埋在地下的管子就可以了,根本不用人工,我活了大把岁数,这样种庄稼还是第一次见到呢!”说起浙江农民在村里种西瓜的事,龙里县龙山镇坝上村村民李国胜连连称奇。李老汉家的地出租后,他时常被租地的浙江人请去帮工,见识到了这些浙江农民种地的与众不同之处:这些外地人种的西瓜不仅成熟时间短,收益时间长,而且同样的品种还要分不同的时节上市,可以卖不同的价钱。“总算是长了见识。”李国胜逢人便感叹一番。
去年,贵阳市蔬菜外销突破35万吨,总产值近5亿元。在该市蔬菜办市场信息处处长张福友看来,全市蔬菜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市场信息的准确把握和产品分级包装。自2003年有外省农民在贵阳市种植蔬菜以来,推广多年进展缓慢的“疏花疏果”种植技术和蔬菜产品分级包装立即得到积极响应。“他们适应市场的能力相当强,总是善于捕捉商机。从种到收到包装到上市,没有哪个环节不是紧紧瞄准市场。”张福友如是说。
“驾轻就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对市场信息准确无误的把握,是目前我省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最需要加强的本领。”省农产品流通协会秘书长欧晶莹认为,外省农民在进入贵州的同时,一并将种植技术和市场带过来,促使本地农民拓宽视野、转变观念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与我省大部分农民极少关注农产品流通终端信息、产品种植与市场的脱节不同的是,外省农民在我省种植的农产品适合市场特点,市场销售情况一般都很不错,极少出现产品滞销现象。
“外地农民入黔用市场经济理念和工业生产手段种地,无疑让贵州省农民大开眼界,他们赚钱的同时也无意间给贵州农民起了示范作用。但贵州要发展现代农业不可能完全依靠外省农民。希望近几年出现的外省农民入黔现象,能像星火燎原一样把新观念迅速传递开来。”欧晶莹说。
长年致力于我省果蔬产业发展的省果树蔬菜工作站站长龙明树认为,外省农民进入贵州参与农业开发带来的效应是“一石三鸟”:农民出租土地后获取的租金不仅与种粮食收入基本持平,而且土地流转将促使农民进行转移务工,可以进一步增加家庭收入。尤为重要的是,外省农民在我省种植果蔬的成功,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他告诉记者,在大部分农民及基层政府的观念里,果蔬产业长期以来在我省一直处于“副业”地位,只是农业生产的一个补充,极少用主要精力去抓。而外省农民在我省不仅是以真正意义的商品生产的思维和手段来进行果蔬种植,而且当成主要产业来抓,均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这无论对农户还是基层干部,都会在观念上产生很大的触动。
记者在贵阳市白云区曹关花卉园区里见到林定龙时,他刚驾车外出为客户送苗木回来。在家乡宁波市北仑区柴桥镇种了20多年的绿化苗木后,2003年,林定龙来到了白云区艳山红镇曹关村搞起了绿化苗木种植。如今,在他的带动下,附近的曹关村、大山洞村的村民已纷纷从事苗木种植,人均年收入从当初的2000多元上升到4000元。曹关村二组村民谭朝明在林定龙的帮扶下种植了30亩苗木,去年收入就达10万元。
“农业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不光需要规模化和专业化,更离不开扶持和带动。”见证曹关村绿化苗木产业日渐壮大,林定龙道出了经验所在。
对比:我省农民的差距在哪里
“没想到他们打工挣得一点钱,竟然马上拿去打麻将,根本就没有考虑更大的发展,在我们家乡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3月29日,在花溪区董家堰村,在此种草莓的浙江建德市西安江镇阳安村农民许美意与记者交谈时,道出了心头不解。
他用这样的事实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本地一些农民在学到种植技术后,也跟随着种起了草莓。然而,每当草莓上市时,不少当地农民为图早日销售产品,竟然打乱市场价格,相互搞恶性竞争。
“这是缺乏市场意识和长远眼光的表现。”先后在平坝和龙里县搞西瓜种植的浙江农民胡才兵告诉记者,他们搞种植,不管是在家乡还是外地,同乡之间都会自发形成组织,使用统一的商标和价格,为维护市场稳定,即使产品滞销也不会搞恶性竞争。而不少贵州农民则是自己觉得划算时就赶紧压价出售。“他们只是和种包谷比,没有当成商品来卖,最后只能对整个产业造成伤害。”胡才兵的话语里充满了无奈。
“我们有了资金会考虑再投入再发展,而这里的不少农民则是小富即安。”在白云区曹关花卉园区搞绿化苗木种植的宁波农民林定龙坦言,目睹一些为自己务工的农民在获得收入后迅速消费一空的现象,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贵州农民很能吃苦,但市场观念不强,胆子小,依赖性强,缺乏长远眼光,贵州农业发展的土壤气候条件都不错,但目前还缺乏大量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现代农民。”曾在国内许多个地方搞种植的林定龙在将我省农民与外地农民比较时,作出了这样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