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28日电“我在台湾已住了快六十年了,你们一个月来我家查三次户口,弄得我好像犯了滔天大罪一样,真有点像白色恐怖!”由于上个月警方户口业务督导抽检刚好都选定同一家,连续三次警察上门查户口,让家住台北市大安区的孙老太太非常不满。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早在清末,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后,由派出所警察负责查户口的制度就由日本引入台湾,当初用意在于对全台百姓作严密监控,以防有人趁隙作乱。台湾光复以后,查户口制度仍沿袭迄今。
一名台北市警局大安分局许姓警察回忆起多年前,他刚到派出所担任管区时,前往辖区内一个知名商人家中查户口,商人妻子见到穿着制服的人上门,吓得以为家里发生什么事,惊惶失措的四处打电话求救,弄得他当场尴尬不已。
如此情况,在台湾的都会区里时有所见。许多基层管区警察也直言,现在要排定民众查户口真的有困难,常常人不在家,或是时间上无法配合,甚至有住民根本就拒绝警察进入查户口,只能站在铁门外签写签章表,或是透过住户管委会主委代向住户收集签章表,再一次签完了事,根本没法了解各住户实际状况,户口查察制度变得徒具形式。
以大安区仁爱路上知名的豪宅“帝宝”为例,据警方透露,门禁管制非常森严,平时根本拒绝陌生人进入小区,就算是三线一星的分局长,也无法入内拜访,更何况是管区警察查户口。
不过,自今年七月一日起,警察查户口这个行之有年的制度将有巨大变革。台湾警政部门已选定台北市大安、信义两区,试办废除派出所户口查察签章表。也就是说,这两区的民众今后将不用在家里等候管区警察上门查户口了。
对于新制的试办,大安分局长吴思陆认为正是推动警察小区化的最好契机。他说,过去警察与民众的接触中,几乎有八成是基于执法的需要,警民关系就建立在执法者与被管理者的基础上,双方始终保持距离,在民众心中,警察无法真正扮演服务的角色。
吴思陆指出,户口查察制度基本就是警察权力可直接延伸至每个家庭中,如果警民关系不够亲密,这种权力延伸就会被视为扰民。但如果警察能改以服务的精神,以拜访的方式取代制式化户口查察,民众将更能乐意接受,也更能扩大警方治安的实绩成效。
对许多出身自乡下的台湾民众而言,早年有警察到家里查户口是非常慎重的事情。民众必须放下手边的事情在家中专候,待管区警察到来时,又是奉茶、又是点烟,老幼大小排列站定,让管区警察“大人”一一点认。
这个场景所代表的除了旧时警察的威权以外,也点出乡村地区的民情纯朴。加上派出所警察与村民间来往关系密切,对每户人家成员状况了如指掌,查户口只是个形式,重点在于警察与村民间能藉此机会多加接触。
但是,当年设立这套制度的时空背景与人文环境,到今天已有了剧烈变化,民众与警察间的关系已不像旧时乡村社会时的密切。当民众不再以“大人”称呼管区警察时,民众对于户口查察制度的疑虑也就自然而生了。
不仅民众不配合,执行的基层警察更将查户口视为浪费时间的苦差事,打混交差者比比皆是,户口查察的实际功能只剩下上级定期稽核督导的官样文章。
台湾警界有一种论点认为,现今掌控治安讯息,甚至办案缉犯,不是只单靠户口查察;与其强制户口查察造成民怨,还不如基层管区警察平日多对小区住民的柔性服务、拜访,要来得更有成效,也更能符合警察小区化的精神。
(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