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伯格拟砸10亿美元独立参选
日前,美国共和党籍的现任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的密友称,拥有55亿美元身价的这位亿万富翁,准备花上空前的10亿美元,以第三党独立候选人的身份,投入美国总统大选。
布隆伯格是位全球知名的人物。他创建了美国著名的金融咨询服务公司——彭博咨询公司,因而有人干脆把他叫做“彭博”。他在近20年时间里成了金融信息业的大王,并建立了自己的“帝国”。这个“帝国”从华尔街到香港,每天24小时始终在关注着国际金融业的运转。他以个人资产55亿美元的身价挤进《福布斯》世界百富排行榜。2002年,60岁的布隆伯格再度书写传奇,竞选成功出任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市市长。在纽约市长选举中,他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马克·格林,赢得了这场纽约历史上最昂贵的市长选举,他花费的竞选资金高达5000万美元。2002年1月1日,他接替被“9·11”恐怖袭击搞得焦头烂额的朱利亚尼,宣誓就任纽约第108任市长。面对纽约市长19.5万美元的年薪,这位大富豪显得毫不在意。为夺取纽约市长一职,布隆伯格曾放言:“愿以年薪1美元为公众服务。”他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关于布隆伯格有意参选的消息,美国和英国的媒体均有报道。据《华盛顿时报》报道,这名长期担任布隆伯格商业顾问的友人说,他已经准备了10亿美元,“关于这笔钱从哪来,要怎么用的考虑已经结束,答案是我们办得到”。另一位布隆伯格共和党友人日前已经透露,身为社会自由派与财政保守派的布隆伯格,已经对参选决定准备就绪。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布隆伯格的助手曾与美国独立党的代表接洽,商讨有关事宜。据悉,布隆伯格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伟大的总统,由于他财力雄厚,有多达10亿美元的经费,因此显得信心十足。布隆伯格已经告诉亲近的顾问说,如果他判定自己可以影响大选的国家论辩,他就会以独立候选人身份投入选举,而且花上10亿美元。之前他曾说,如果他认为自己可以在三方混战中,赢得相对多数脱颖而出,他就会参选。有评论说,如果布隆伯格真的参选,而且投入巨额经费,就可以克服过去许多独立候选人问鼎白宫所面临到的诸多障碍。
共和民主两党轮流坐庄统治政治舞台
当前,美国政坛存在两大政党,也就是共和党和民主党。这两大政党完全渗透在美国的政治进程中,将近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自认为是共和党人或是民主党人,即使那些自称无党派的人士,通常也具有政党倾向。两大政党掌握着总统、国会、州长以及州议会的权力。自1856年以来,美国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就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在大选中得到的选票平均在95%左右。
美国的民主党成立于1791年,当时的名称却叫做共和党,1794年改称民主共和党,1828年定为民主党。共和党成立于1854年。一般认为,民主党具有更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认为政府有责任实施救助穷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社会和经济计划。共和党人则更强调鼓励私营企业,相信强大的私营部门会使公民较少依赖政府,而且最终将使整个社会获益。
尽管美国政党的意识形态连贯性和政治纲领鲜明性不如其他很多西方民主国家强,但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显示出截然不同的立场。近年来,在国会以及立法和行政机构中,两大政党的对立越来越分明和强烈。
与其他很多国家的政党相比,美国政党内部是比较松散的,不要求本党人士严格遵循统一的思想和完整的政策目标。两大政党通常最关注的是赢得选举和控制政府的职位,因而就要考虑到支持本党的社会经济阶层很广泛,采取基本上属于中间路线的政策立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常常显示出高度的政策灵活性,使党内能够容纳形形色色的思想。总统不能指望国会中的本党议员支持自己的政策,同样,国会的党派领袖也不能指望本党议员在投票表决时按照党的路线统一行动。
共和党担心“佩罗事件”重演
1992年,第三党总统候选人罗斯·佩罗拿走了一些原本应当属于共和党的选票,最终导致竞选连任的共和党候选人乔治·布什(现任总统布什之父)落选。而让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克林顿顺利地以普选票43%的得票率入主白宫。美国媒体把这次第三党搅局称之为“佩罗事件”。因此,共和党和民主党对第三党候选人都不敢掉以轻心。
美国前联邦选举委员会主席通纳说,与曾经在1992年参选总统的得州富商佩罗相比,“布隆伯格就是吃了类固醇的佩罗”;他可以彻底颠覆选举形貌,利用大量金钱随意直接诉求选民,还有资源在各州发动请愿,让独立候选人成功列名选举名册之中。这也让许多共和党人士,以及有意问鼎白宫的民主党对手,对于布隆伯格可能参选的冲击都不敢等闲视之。
共和党选民目前对于该支持谁大都举棋不定,尤其是目前最具人望的亚利桑纳州参议员麦凯恩和前纽约市长朱利安尼。现任马萨诸塞州州长罗姆尼,还有其他可能出马参选者声势也不弱,如前众院议长金里奇、前田纳西州参议员汤姆森,因此让共和党党内初选的选情阵线不明。许多共和党保守派人士说,如果自由派的朱利安尼赢得共和党提名,民主党势必大喜过望,因为反堕胎的共和党基本支持群众一定无法含泪投票。布隆伯格若在这一情况下自行投入大选,将让选情出现难以预料的变化。
一位多年研究美国选举的分析人士说,2008年出现第三党候选人看来势所难免,而过去10次总统大选中,独立候选人发挥影响总统大选选情的次数有5次,分别是在1968年的华莱士,1980年的安德森,1992与1996年的佩罗,以及2000年以绿党身份出马的纳德。他说,如果共和党推出的是支持伊战的社会保守派,而民主党参选人是高举反战大旗的自由派,就让走中间路线的布隆伯格有机可乘。
美国第三党短期内难成气候
虽然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占据主导地位,但美国实际上是多党制政体。在美国,小政党通常被称为“第三党”,有时会在美国的政治舞台上露面,但第三党候选人很少会在竞选中取胜。尽管如此,小政党往往能提出一些被民主、共和两大政党忽略的问题,从而引起选民的注意。
美国民众对政党一直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美国人对政党领袖对政府事务指手划脚感到不快。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相当多的美国选民认为政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因此,在公职竞选中应当尽量减少党派色彩。通常,美国政党在运作中不会得到本党选民的热情支持,而且越来越多的选民并不重视自己党派立场,“分散选票”的比例很高。所谓“分散选票”,就是选民在同一次选举中把票投给属于不同政党的候选人,比如说,投票支持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同时把选票投给民主党的国会众议院候选人。
不过,一旦两大政党对有关问题加以关注,第三党的声音便很难听到了。因此,在竞选过程中,第三党和无党派人士常常是昙花一现。第三党或无党派人士参加竞选往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明明知道自己没有获胜的希望,只是通过竞选来宣扬自己的主张,把两大政党忽视或有意回避的问题摆在民众面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无所顾忌,在辩论中直指问题的要害,常常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第三党往往在一次选举中出尽风头,随后便销声匿迹或被主要政党吸收。自从19世纪50年代以来,只有共和党在崭露头角后取得主要政党的地位。当时,美国面临着是否废除奴隶制的紧迫问题,从而为新政党提供了发展壮大的机遇和基础。尽管第三党的候选人很难获胜,但有时会对选举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在1912年的总统大选中,西奥多·罗斯福作为第三党候选人,分散了通常属于共和党的选票,结果民主党候选人伍德罗·威尔逊在没有获得半数以上选票的情况下入主白宫。
虽然民意调查结果曾经显示,大部分美国人支持成立第三党。也有专家认为,第三党是美国政治体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美国主流舆论认为,目前美国还不具备让第三党成长壮大的政治土壤。第三党通常都是大选时才出头露面,热闹一时,大选过后大都销声匿迹。2008年大选也是如此。美国的第三党短期内仍难成气候。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