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机构是散户的风向标,现在好像倒过来了。不少机构的研究报告里,把散户的日均开户数、中小盘低价股的换手率和涨跌当成了市场风向的重要参照指标。今年春节后,低价股题材股主导的行情,更是让不少散户大幅战胜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但这种趋势难以持续,散户如何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获得持续盈利的能力,记者采访了中国上市公司调研网负责人刘水,他提出了几个建议:
第一,要集中持股。
第二,要减少操作。不少股民喜欢高抛低吸,频频做波段,一买入股票就想短期马上涨停,一跌就拿不住扔掉了,结果扔掉后股市就开始大涨了,后悔不已。他建议,股民应少操作,多在研究上下功夫,研究透彻后再买入,如果当初买入的理由没有变化,不要轻易扔掉。
第三,不要总是担心下跌。由于累计涨幅巨大,很多股民总是担心会出现大幅调整而波段操作,却往往总是踏空。刘水认为,本币持续升值、经济高速增长、公司盈利超预期等因素没有变化,股市很难出现翻转的走势,如果一直以来坚定持股的话,累计的收益也已经很高,减少的也只是利润。
第四,注意消息股的风险。“当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如果指数出现20%的调整,垃圾股可能有50%甚至更多,而且很可能再也起不来了。刘水建议,投资低价股获利的股民,如果没有确切的“乌鸡变凤凰”的题材,应该及时兑现利润,投资有业绩支持的蓝筹股。他建议多关注一些二三线的地产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