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跃的成熟,让中国女单的实力更加强大。新华社记者 毕明明 摄
本次世乒赛,王励勤捍卫了自己男单领军人物的地位。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这次在萨格勒布,世乒赛呈现一派令人忧心的发展态势。
中国队第五次夺得单项赛全部5项冠军,同时也是第三次囊括各项金银牌。
比场上竞争的激烈程度丝毫不逊色的是,本届世乒赛期间国际乒联就有机胶水何时禁止进行了长时的争论。25日,国际乒联理事会以高票反对,搁置了“自今年9月1日起禁止有机胶水”的提案。虽然国际乒联同时通过了一系列决议限制有机胶水的生存空间,并声明如果再次发生像日本运动员因胶水而晕倒的事件,将对有机胶水“斩立决”,但最终的结果仍然充分体现了各协会在话语权上的实力对比。
和“11分制”及“小球变大球”相似,胶水问题也引起了国内的一片惊呼,认为是国际乒联限制中国的又一举动。但客观地说,取缔含挥发性有毒物质的有机胶水、改用无机胶水是大势所趋,在这个前提下讨论“禁胶”时间的先后,难免不演变成竞技成绩与经济效益的双重利益之争。中国男队主教练刘国梁曾说,尽管很难讲“禁胶”对运动员水平的发挥能有多大影响,但它对中国和外国选手都是一样的。这便是国际化的态度。
中国队凭借其超一流实力及近二十年来有目共睹的优异成绩,在世界乒坛拥有绝对霸权,但同时,中国的独秀也客观上压迫了其他地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空间。虽然有140个代表队参加了本届世乒赛,但选手水平相差悬殊,能与中国选手对抗的寥寥无几,很多协会还在依靠被称为“海外兵团”的前中国选手苦苦支撑,更多的选手习惯性地把“满足于和中国选手过招”挂在嘴边。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对于中国乒乓球来说,这不仅涉及大局观,更关系切身利益:中国以外很多地区乒乓球市场的萎缩,这对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不可能了无影响,这在雅典奥运会和本届世乒赛上已有体现。因此,要提高乒乓球在世界体育大家庭的影响力,亚欧对抗远远不够,中国人独占更不明智。
大气是一种智慧,有远见的中国乒乓球人士已经在呼吁国际化的思路,中国的乒乓球“扶贫”也早已有体系成规模。但是,对于乒乓球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所能做的不仅仅是硬件的支持和软件的协助,更需要首先从态度上放开胸怀。
据新华社萨格勒布5月27日电
称霸解密
国球凭什么?
萨格勒布世乒赛俨然中国队的专场演出,无论是五项冠军的归属还是选手晋级的过程,都表明世界乒坛的格局早从“欧亚对抗”变成“中国打世界”。在稀稀落落的敌手围攻下,中国乒乓球依然孤独。
集团实力
世乒赛的最后三天,中国选手“会师”与“德比”成为了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男单16强中包括全部7个中国选手,自1/8决赛至最终冠军产生,共上演5场“中国德比”;女单32进16的比赛中,中国队同样无一人掉队,此后进行的德比场次高达6个;女双半决赛前中国队的惟一损失便因“德比”产生,混双的这种情况则在1/8决赛和半决赛里各出现一次。
相比中国的整体强势,其他对手绑成一个队都难与中国队平分秋色。竞争最激烈的男单比赛中,中国选手占据八强4席,韩国和欧洲各占2席,然而一轮之后这个比重便骤降为3∶1,欧洲兵团全军覆没,韩国的奥运冠军柳承敏成为三名中国选手包夹中惟一的异己;女单八强中则有6名中国选手,韩国人金景娥之外的美国选手王晨还是中国的“海外兵团”。
更新速度
当克罗地亚的普里莫拉茨和比利时的大塞弗仍以代表队头号选手的身份征战世乒赛时,当中国香港队哀叹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时,中国队已经在讨论为北京奥运会之后储备力量。
女单半决赛中,郭跃和李晓霞分别战胜卫冕冠军张怡宁和上届亚军郭焱,使中国女乒的重心整整向前推进了一代人。28岁的王楠还没退出世界前三,25岁的张怡宁仍是中流砥柱,23岁的郭焱为“升班”蓄谋已久,女单的决赛却在不满20岁的两名选手之间进行。同样的态势也出现在男线,王励勤、马琳、王皓之外,郝帅、马龙等小字辈已“不安于室”。
从国乒更新的素质来看,新生代与“前辈”的区别不仅在“女子技术男性化”等技术层面,更在于他们敢于张扬自我的新人类气质,以及性格所决定的竞赛心理和应变调节能力。
求变精神
细观本次世乒赛的亮点,不难看出“世界”与中国的差距在于是否具有求新求变的精神。郭跃的女单封后竖起了“女子技术男性化”的新标杆;为备战团体取代双打的北京奥运会乒乓球赛,中国队反复拆对试练双打,即使王励勤/王皓打进决赛,仍不能预定一张奥运“门票”。对手的处境则恰恰相反:对于陈玘发球的“新秘密”,中国香港的奥运银牌组合李静/高礼泽忌惮不已;萨姆索诺夫明知欲擒马琳必出奇招,却苦于应对乏术。
实力上占住一个“厚”字,技战术再冠之以一个“新”字,国乒对比敌手们的优势姿态便能站定一个“稳”字。世乒赛如此,奥运会上又怎能底气不足?
据新华社萨格勒布5月27日电
称霸困惑
“全球思维”VS国球意识
在瑞典男队鼎盛时期担任过主教练的通斯特罗姆,让记者带给前中国队总教练一个问题:“蔡振华,你怀念中瑞对抗时的激情岁月吗?”
蔡振华肯定不会忘记那段岁月。斗智斗勇、锱铢必较与势如破竹、独孤求败的感觉不同。作为中国队前总教练,现在的中国体育领导者之一,蔡振华当然希望中国队一块金牌都不丢;作为中国乒乓掌门人和国际乒联的一名决策者,蔡振华又必须用“全球思维”考虑乒乓球运动的未来。
两种身份、两种思维不仅困扰蔡振华,还困扰着从中国走出去的国际乒联官员。
中国乒乓名宿徐寅生在担任国际乒联主席时,为提高观赏性,决定将乒乓球直径增大到40毫米。而担心这一改革会影响中国队成绩的某些国人,指责徐寅生“胳膊肘往外拐”。徐寅生曾说:“我这个主席当得太难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主席姚振绪说,中国乒乓继续一花独放,会影响乒乓球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地位。他担心,虽然乒乓球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地位不会改变,但到了2012年,乒乓球可能享受不到2008年的待遇。他说,也许伦敦奥运会乒乓球赛会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馆举行。
姚振绪提醒中国广大乒乓球爱好者,不要敌视国际乒联推行的改革。他说:“任何规则、器材的改变,别人能适应,中国队也能适应。大球、11分制、无遮挡发球,哪项变革难倒过中国人?”
奥运会28个大项,看似平等,在国际奥委会心中还是有三六九等之分。国际奥委会在利益分成时,将乒乓球列在第四等,也是最低等级。对此,姚振绪很无奈。他说:“在雅典奥运会上,乒乓球在黄金时间的收视率高居第四,总收视率列第五。在国内,乒乓球收视率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篮球。”姚振绪透露,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曾在世界体育大会上要求提高乒乓球的级别,但遭到否决。
“如果乒乓球不能在全球平衡发展,其地位就无法提高。中国作为乒乓大国,有责任帮助其他国家和地区提高乒乓球水平。”姚振绪说。
据新华社萨格勒布5月27日电
称霸是非
可以考虑加高球网
中国乒乓球队的垄断对于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全球普及,究竟是利是弊?世乒赛后,记者采访了各方人士。
欧洲俱乐部老板:加高球网如何?
来自英国的阿约·亚丹是一家业余乒乓球俱乐部的老板,此次他特地来萨格勒布看比赛。他认为,大量中国选手进入欧洲球队打球,对欧洲乒乓球运动的推广不是好事,“你看最近的这次欧洲锦标赛,进入决赛的是两名中国人。这种现象不能反映欧洲乒乓球的真实水平!国际乒联一次次修改游戏规则,无一不是冲着中国队而来,但收效寥寥。我觉得,球网不妨加高一点!这样也许会给其他选手更多赢球机会。”
非洲官员:欢迎强大的中国乒乓
“中国乒乓球强大是好事,我们很欢迎!”安哥拉乒协主席汤尼·约瑟斯听到记者关于“中国乒乓球包揽冠军是利是弊”的话题后表示。他认为,“欧洲人不喜欢中国乒乓球的‘垄断’,那是因为他们觉得没面子。”几年前,安哥拉乒协也引进过中国教练,“虽然我们的实力不强,但至少中国教练为我们找到了希望之路。”在他看来,中国乒乓球的强大并不是世界乒乓球发展的阻力,“其他国家应该诚恳地向中国老师学习。”
巴西球员:中国乒乓未被孤立
巴西乒乓球队的总教练韦建仁来自中国,他的弟子大多是日本裔巴西人,山田就是其中一位。每次出来参加大赛,山田都有机会与亚洲球手切磋,“对我来说,有这些机会就很幸运了。我曾在比赛中击败过柳承敏,也战胜过孔令辉。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我的信心得以提升。每年我们都会到中国与中国球员一起训练,中国乒乓球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强大而被对手孤立。”山田说。
乒联主席:囊括不是错
对本届比赛,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的评价是“非常成功”。沙拉拉强调,国际乒联修改规则,并非针对中国,“中国队本次比赛囊括了全部冠军,这将刺激中国队的对手们更加努力。这是好事,不是坏事!”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