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社区就像进了家门,进了楼门就像进了客厅。”和平区庆有西里社区的居民们就给我们讲述了他们的“家庭式”楼门生活。优雅的生活空间,漂亮的小区景致,再加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让大家的心中充满了幸福的阳光。
楼号添了个性名称
不论是去哪一个小区串门,都是按照楼门号来寻找的,几号楼几门,这是最普遍的楼门标志。而在和平区南市街庆有西里,却不是这样的,我们走进这个小区的时候,发现每个楼门都有一个“个性化”的名称——金色未来、亲如一家、幸福家园、团结互助……
22个楼门各有不同,只从名称里就可以发现这个楼里居民的梦想和生活目标。
这些楼门的名字都是居民自己起的,也是社区的一个创意,让大家给自己的楼门命名,大家就有了亲切感和责任感。
全家福记录全楼居民
在这个社区,不论走进哪一个楼门,都会惊奇地发现:干净整洁的楼道迎面墙上端端正正地挂着一幅全楼居民的“全家福”照片,“全家福”中楼门里的每一户居民都不落下,“全楼一家人,进楼如进家”的标志语让人觉得很温暖。居民们说:“我们楼栋就像个大家庭,住得安心、称心、舒心!”在楼道里不仅有“全家福”,还有各家各户精心布置的壁画、花卉、精美挂件、如意结、报刊架、各种装饰品,还有贴满了居民散文、绘画、诗歌作品的宣传栏,楼道里和普通家庭的客厅没有任何两样。
这样的“家庭化”布置,不仅营造了温馨的家庭氛围,更重要的是,在设计、布置和维护的过程中,邻里关系变得和谐、融洽了。“家庭式”楼门通过一种特殊的形式为居民搭建了一座桥梁。
“及人之老”共享天伦乐
社区里,每个居民楼都有居民们一起制定的《楼道公约》,每户居民还轮流值勤,维护“家”的卫生和安全。同时承担起照顾楼里老人、病人的职责。
“金色未来”楼门的赵大娘70多岁,老伴儿卧病在床,虽然三个孩子也常来照顾,但平时邻居们就充当了眼前子女的职责。曹文德老人有一个患精神病的女儿,居委会和邻居们过年过节把老人接到邻居家一起吃团圆饭。在这个社区里,每到重阳节,居委会都会和邻居们一起给老年人送面条,让老人享受家庭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