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眼下离明年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可是共和、民主两党的党内竞选却早早就拉开了帷幕。从候选人来看,那是相当有特点。
目前虽然有意参选总统的人数不少,但双方阵营中希望较大的都不过是两三名选手,而且他们都表现出比较突出的个人特色,归纳到一点,就是“非主流”。
在美国社会中,主流意味着什么?简单地说,人们用四个英文字母来表示,就是WASP,分别代表白人、盎格鲁-萨克逊血统和新教的信仰。如果说到美国政治的主流,也许应该再加上一条,就是男性。我们不妨以这几条为标准,衡量两党几位候选人。
共和党阵营中被看好的,一位是前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另一位是越战老兵麦凯恩,还有一位是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罗姆尼。但是拿标准比一下,三人都有“缺陷”。朱利安尼和麦凯恩都是离异再婚,前者甚至还是三婚。对于共和党基础选民的保守选民来说,或以新教伦理标准来衡量,婚姻忠诚是个人品格中的头等大事。因此无论是麦凯恩还是朱利安尼,在这方面都不够主流。而朱利安尼甚至在堕胎议题倾向于支持怀孕妇女选择权,这更是对共和党基本价值理念形成挑战。至于罗姆尼,因其摩门教宗教背景,在以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为主流的美国社会中也显得有些特别。
在民主党方面,如今处于领跑位置的是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和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奥巴马。作为前第一夫人的希拉里,长期以来就是美国舆论中的一个话题人物。没有人怀疑希拉里是政治上的强者,但作为女性,作为一些人心目中“极端自由主义”的代言人,她距离美国社会和政治文化的主流还是相当有距离的。至于奥巴马,最突出特点就是肤色。他的父亲是肯尼亚人,母亲是美国白人,虽然美国有舆论认为他“黑得不够纯正”,但奥巴马仍以黑人自居。因此,从传统意义上的美国政治角度来看,二人都不属主流。
美国虽是个移民社会,但是在其230年历史上,也形成了核心、主流的文化,这种文化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和价值取向塑造力都相当强。应当说,如今在美国社会居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这种主流文化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可是明年大选之后,美国几乎要产生一位不那么“主流”的总统了。主流文化受到冲击,这种情况在过去很长时间以来都存在,但是这种冲击反映到美国政治最上层,反映到总统身上,似乎就有点儿出乎人们意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