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化驯养室里,朱鹮已能在模拟的稻田里捕捉泥鳅
本报记者 蔡勇 摄
基地周围的百亩水田要求不能用农药和化肥,专门养殖供朱鹮吃的泥鳅
本报讯(记者 郝蕾 张小刚)明日上午,在秦岭南麓腹地的安康市宁陕县寨沟村,经过人工繁育的朱鹮将在这里离开笼舍的束缚,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这是世界上人工繁育的朱鹮首次在异地放飞。届时,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省长袁纯清等领导,以及科研人员等将亲手放飞朱鹮,见证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这些朱鹮被放归自然后,研究人员还会通过无线电跟踪及野外巡护监测,掌握首批被异地野化放飞的朱鹮的生存状况。
这也意味着,曾在陕西重新被发现的朱鹮,又在这里走出灭绝的阴影。
20只朱鹮经野化驯养
在今年3月份,10对20只遗传品质好、生存能力强、年轻健壮具有繁殖能力的朱鹮被选中,并从洋县和周至县的朱鹮人工饲养繁殖基地运送到放飞地,以适应当地的环境。
据介绍,这20只朱鹮在洋县经过了1至3年的野化驯养,于今年3月底运送到这,做最后的适应性驯养。“适应情况都比较理想,飞翔能力、自食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已基本适应了这里的气候环境。”野化放飞基地的技术负责人黄治学说。他表示,最后放飞多少只要根据当天朱鹮的身体状况而定。
据悉,这是该濒危珍禽自重新发现26年来,首次实施异地的野化放飞,此前,在朱鹮的发现和主要饲养地洋县,研究人员曾进行过两次小规模的试行放飞都取得了成功。
回归自然走出灭绝阴影
作为全球最濒危的鸟类之一,朱鹮曾一度被国际社会认为已经灭绝。1981年,陕西省洋县发现了当时被认为是世界上仅剩的7只野生朱鹮,经过研究和保护人员20多年的努力,朱鹮的种群数量已增加到了目前的近1000只。但想让朱鹮摆脱挂在身上几十年“全球濒危物种”的标签,就必须让人工繁育的朱鹮回归自然,在其历史分布区建立新的繁殖种群,逐步扩大野生朱鹮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
在人工繁育的朱鹮数量和个体生存繁殖能力,已经具备了野化放飞的条件后,研究人员最终确定,于今年的5月31日上午在宁陕县寨沟村,实施人工繁育的朱鹮首次异地野化放飞计划。
若此次的朱鹮野化放飞在我省的宁陕放飞基地取得成功,必将成为恢复朱鹮历史自然分布,世界濒危物种保护少有的成功典范之一。也意味着,曾在陕西重新被发现的朱鹮,又在这里走出灭绝阴影,回归自然怀抱。
见有生人朱鹮“羞答答”
寨沟村距离宁陕县城8公里多,在绵长的山沟间,层叠的梯田里秧苗刚长起,望去一层层鲜嫩的绿。因为这里水田多,环境安静,所以被选为首个朱鹮野化放飞基地。
红腿,尖喙,灰白羽衣,特别是头顶的一抹朱红,像刚刚点上的胭脂,昨日,记者在寨沟村的朱鹮野化放飞基地,见到养在网笼里的朱鹮们,有的藏身树后,有的躲在网笼后面,见有生人过来,“羞答答”低下头,长而尖的喙无措地啄着身上的羽毛……
放飞基地建在半山腰上,工作人员正在为朱鹮放飞做最后的准备,黄治学表示,目前,放飞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20只朱鹮除两只身体状况较差外,其余都达到放飞条件。
朱鹮生活的网笼高12米,边长近百米,为了做到和野外环境相似,网笼里有树有草,还特意开出一块“水田”,里面有朱鹮最喜欢吃的泥鳅。这时候正是朱鹮下午吃食的时间,饲养员在“水田”里投放了近2公斤的小泥鳅,但朱鹮们并不肯围过来啄吃。饲养员小刘说,今天来的人多,朱鹮受惊吓了,平时他还未进网笼,朱鹮就会围在门口等。
据了解,20只朱鹮中有2只体质较弱,羽毛一直未达到成体标准。黄治学说,保证放飞后能适应野外环境是最重要的,朱鹮生性敏感,生命力比较弱,对过于鲜艳的颜色、比较大的噪音都会产生很大的反应。“这一点也是我们一直野化驯养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