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河区文化路小学的一些班级里,学生们花钱比一般小学生精打细算多了,这是因为学校开设了财商课。据了解,这是全国最早开设财商教育的小学。5月29日,记者采访了这所不一般的小学和这里的孩子们。
文化路小学副校长刘书君介绍说,从2004年开始,学校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选一个班级开设财商课。
记者随手翻开一年级《财商》教材,书中图文并茂,《一元钱能买到什么?》、《警惕假币》等篇目都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谈起开设财商课的初衷,尤英杰老师说,必要的经济知识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从儿时的零花钱到成年后的家庭理财、投资等都需要经济知识的支持,有没有财商训练,人生结果大不一样。
经过财商教育的学生已经学会用各自的方式进行理财了。六年二班的杨婉英知道把压岁钱存到银行可以升值了。“开始,我觉得把钱存入银行,好像钱就没影了,还是放在家里心里塌实。后来,学习了理财知识后,我开始懂得储蓄的意义,现在已经将积攒下的压岁钱存入银行了。”婉英还特意将每次存钱记录在小本子上,每笔钱她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本报记者 丁宁 李明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