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统加台湾” 国民党要“本土化”
本报专稿 柯榜凯
中国国民党大修党章,要与“台湾更紧密结合”。国民党高层不讳言,包括加入“台湾”、删除“统一”等字眼,就是要配合马英九“2008年选战布局”。
“本土化”路线引爆蓝营路线斗争
台湾地区《中国时报》报道说,在党章修正草案中,国民党打算把长久以来的“统一”字眼拿掉,改为“坚定‘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信念”,彰显以“和平发展”为主轴的两岸政策。
台媒透露,国民党高层人士之所以有此动作,导火索是他们认为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谢长廷出线后,谢长廷与马英九同有两岸和解、温和理性的政治风格,两人区隔容易模糊,这场仗并不好打,马英九必须加强“本土论述”才能正面迎战谢长廷。
5月26日,马英九对国民党拟修改党章一事予以了肯定,称这是国民党中央为了消弭党内纷争的正确选择。他强调,“一方面要捍卫‘中华民国’,一方面要拥抱台湾”,这是他的基本看法。
这一场被台媒称为“国民党史113年来,党章首度出现与台湾紧密结合的重大修正”,已然引爆党内路线之争。“立法院长”王金平认为,这样改对国民党有利、能为“选举”加分,早就该做了。但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则明确表示,修改党章“去统”一事,6月份直接提“全代会”修改缺乏正当性,他希望马英九三思。而“立委”雷倩则反对立场鲜明,她说这种修改党章的作法让她“晴天霹雳、无话可说”,民进党非但不会停止攻击,还会穷追猛打、变本加厉。事实证明确是如此。民进党主席游锡堃就称,修改党章只是国民党“表面上迎合目前台湾人高度认同台湾的趋势”,实际意图“黑金复辟”。
国民党的“本土化”究竟是什么
国民党进行史上最大幅度、也是最重要的“去统加台湾”党章修正,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对国民党的前途都有不可忽视、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在民进党的一路打压之下,国民党内一股力量一直在思考着如何走向“本土化”的问题。那么,国民党思考的“本土化”究竟是什么?
2001年7月5日,时任国民党主席的连战曾首度提出,国民党主张的是“建设性本土化路线”,就是“坚持民主、理性中道、立足台湾、深入基层、建设‘国家’、厚植实力”,政坛若干人士企图做出本土与非本土区隔,以争取“选举”利益,将会对台湾地区造成永久伤害,国民党绝不容许这种情形发生。此后,王金平在2005年5月2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论述了“本土化”的内涵。他指出:国民党要团结,“本土化”是必然的趋势,“本土化”等于基层化,国民党要和基层民意结合、走到群众之中,就要落实“本土化”;“本土化”不能带着族群的观念,这样的“本土化”才正确,国民党要走这样的路线,才能够在路线上跟泛绿竞争,维持既有优势,争取更多的支持,顺利在2008年重新取回“政权”。2006年,连战又重申:“本土化”并不代表“台独”,“台湾意识”也不是分离和分隔的思想。
如果从字面意义来看,连战、王金平提倡的“本土化”都包括了广泛团结人民、不等同“台独”、反对族群对峙、追求台湾地区利益的中心思想。不过,香港中评社发表社论指出,事实不是如此天真简单,长期来一直有两大因素制约着国民党的“本土化”趋向。
第一大因素,民进党的“本土化”路线不断干扰着国民党,对国民党所谓的“本土化”路线起到误导的作用。民进党的“本土化”实质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台独化”。面对民进党的极端“本土化”,国民党能用“本土化”来作斗争吗?正如国民党人士所指出的:国民党以“本土化”应对民进党的“本土化”,永远是被动挨打的。也就是说,国民党“改良型的本土化”根本不可能与民进党的抗衡。如果国民党一门心思地以为,只有抢占民进党的“本土化”空间才能赢,恐怕就掉入了民进党早已挖好的陷阱。《联合晚报》说得好:若真的只从外在籍贯来定位,那国民党即使改党章、修路线,也别想赢。连战不是本省籍吗,不照样被民进党打成不爱台湾?所以籍贯不是问题,“爱不爱台湾”又成为“民进党专利”,如此一来,国民党岂不陷入改也尴尬、不改也尴尬的新困境吗?目前国民党的“去统加台湾”改党章争议,处境正是如此。
第二大因素,李登辉通过所谓的“本土化”路线毁掉国民党的阴影至今未散。2002年4月,李登辉说,在国民党主席任内时,原要带领国民党走向一个“认同台湾”的“本土化”政党。他说,“本土化”的台湾系统政党,目前以民进党和“台湾团结联盟”为主,“中国论”政党为国民党和亲民党;中长期来看,能推动台湾“脱胎换骨”、建立“台湾主体观念”的政党是民进党和“台联党”。李登辉的话意思很明确:如果国民党早实现了“本土化”,民进党就没有今天;如今只有民进党、“台联党”才是“本土化”的。
香港中评社:国民党在对待“本土化”方面要高度慎重
国民党研拟修正党章动作爆发意见纷争,虽然开始有“澄清”说,但目前口径已统一,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称高层会议已通过这项草案。然而批评者的言论,其实道出了国民党内部的焦虑:国民党的“本土化”路线,一方面有逐步与民进党趋同的危险,一方面有回到李登辉当年以“独台”为核心的“本土化”路线的危险。
诚如台湾地区《联合报》所指出的,无论国民党怎么解释,此一作法无疑是向民进党长期以来的主张靠拢,企图和民进党争夺所谓“爱台湾”的品牌市场。但国民党首先应该厘清的是,“统独”之争或虚幻的“爱台湾”诉求,是否是决定“选举”胜败的要素?和民进党一起喊“爱台湾”,是否就能撼动民进党在“爱台湾”论述上的地位?不难想见,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假如“爱台湾”论述真这么重要,民进党不会一直无法在“立法院”取得过半席次,陈水扁也不会民调支持度降到两成以下。这种“拿香跟拜”的做法,反而会给国民党招来“昨非今是”的骂名。
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只要国民党不放弃追求国家统一的初衷,其为了未来生存,为了发展,为了赢得“选举”采取一些可能是“必要”的措施,“不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但如香港中评社所指出的,国民党在对待“本土化”方面要高度慎重,要在把握大方向不动摇的情况下,与民进党的反理性的极端“本土化”路线严格区分。否则,同沦酱缸,全身臭味,“本土化”不仅救不了国民党,还会使得本来日趋明朗的国民党的前途毁于一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