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路小学除了已获得的“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特色项目牌,昨日又获得“无线电”科技特色项目牌,成为广州市唯一一所拥有两块科技特色项目牌的小学。时报记者龙成关摄
越秀区大德路小学12岁的学生刘菁人小胆子可不小,2005年“福寿螺事件”后,她跟几个同学一起开展广州管圆线虫病调查研究,并在2006年12月左右上交了结题论文,获得第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广东省一等奖,今年7月份,这份研究成果还将代表广东省去昆明参加全国决赛。
自己买来猫狗做实验
昨日,大德路小学举行科技节,记者了解到,刘菁从5年级开始,就在学校科技辅导员马颖琳老师指导下,跟同学王舜珺、莫梓霖一起开展这项《虫虫现形记——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探究活动》,经过一年多时间终于完成。
“在报纸上看到‘福寿螺事件’报道,有小孩感染这个病,留下终生后遗症,所以决定研究这个。”刘菁说,她们制定了一个计划,调查广州市管圆线虫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怎样才能防治。调查发现,褐云玛瑙螺中含有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最厉害,食用被其爬过的生或半熟食物,均会感染该病。
她们还进行了猫和狗的感染试验。“经常在街上看到猫狗乱吃脏东西,却没听说感染这个病,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刘菁说,她们买来猫狗,放在学校的科技楼,每40天左右观察一次,每一两个月去省中医院检验科,请医院的大哥哥指导做解剖试验。“我们也担心会感染,所以做好防护措施,每次观察时都戴口罩、手套,每次做试验后都去抽血检查一次。不过这种虫病主要是食物传染,一般接触没问题。”
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发现,猫狗感染后,病重能自愈。于是刘菁等人提出了在猫狗体内是否存在对管圆线虫病的免疫机制。她们尝试用感染的猫狗血液,在小白鼠身上进行口服和注射免疫试验,虽然疗效不明显,但也发现混合了病愈后猫狗血液食物的那组小白鼠,解剖观察到体内管圆线虫数比其他组少。
成果有较好应用前景
据了解,几名小学生的该项调查论文受到了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广东省出入境检疫局等单位的高度评价。指出这是有创新性的发现,对广州管圆线虫病预防和治疗药物的开发,有指导性参考价值,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刘菁是该校的大队长,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小喜欢科技创新活动,平时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2006年,她参与的《救救桑树——桑花叶型萎缩病的调查报告》,在第2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广东省一等奖。(祝勇)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转自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