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安蓓) 世界银行30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将2007年中国GDP增长预测上调至10.4%。报告同时指出,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仍然是影响中国经济的关键宏观问题。
报告指出,今年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均看好。
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被对外贸易和投资这两个传统的增长动力推动。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并未出现过热的迹象,需求和供给总量增长大体上相互保持一致。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季报》主要作者高路易说,中国经济的关键宏观问题仍然是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因此虽然仍有必要对冲银行系统多余的流动性,收缩需求总量的宏观政策并不明显。
报告指出,目前需求和供给基本同步协调增长,排除食品涨价影响的消费价格通胀率仍保持在1%左右。主要的宏观问题是,主要来自于海外而不是国内需求所导致的巨额的贸易顺差。减少贸易顺差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包括财政、劳动力市场、价格政策、以及实际汇率升值在内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
报告指出,中国面临的关键挑战是重新平衡经济。这要求生产从工业向服务业转移,更多地依靠内需,进一步实现公平分享和具有环境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今年2月初,中国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报告说,这一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文件为该领域未来的政策行动搭建了舞台,同时许多新的政策动议也有潜力支持重新平衡经济,包括推动公平增长的政策、降低单位GDP能耗的行政政策以及针对环境和能源问题的价格和税收机制等。
三大特点
新华网北京4月19日电(记者刘铮王宇刘羊旸)“经济增速确实在加快,而且是在高位上加快。”面对11.1%的增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19日直言,一季度中国经济出现多年所没有的快速增长。>>详细
“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速确实在加快,而且是在高位上的加快。”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19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当前经济增长加速呈现三大特点:高位加快、全面加快和结构调整中的加快。详细>>
新华网北京5月3日电(记者刘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近日在一次报告会上说,1978年至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从2004年起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马凯在“祖国的经济发展和面临的困难挑战”专题报告会上说。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