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希望少先队小朋友们树立创造的志向,学习创造的知识,培养创造的本领,长大了做社会主义新江苏的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才干的劳动者。”——省委书记李源潮就夫子庙小学少先队员来信所作的批示
今年2月2日,夫子庙小学全体少先队员给省委书记李源潮去信,汇报他们从小培养创新意识方面的做法,以及获得的多种荣誉。
前天和昨天,记者在夫子庙小学及我市其他中小学采访发现,近年来,南京从孩子抓起,着眼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育人方式的不断创新,点燃了学生的创新智慧。
“一只小瓢虫,至少要教会孩子用八种不同的方法去认识”——小学生在研究中学习
“作为小学老师,科学教育绝不仅仅是教给孩子几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孩子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精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我市众多小学在全国较早创新了教育方法,各校纷纷开设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主的各类校本课程;全市100多所小学设立娃娃科学院,共培养“全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16名;从法国率先引进“做中学”实验项目,如今试点小学达22家。
城市垃圾有多少种?哪些能变废为宝?垃圾处理技术有哪些?这是夫子庙小学“垃圾调查员俱乐部”的研究小课题。
像这样的俱乐部,夫子庙小学共有256个,每周二下午是固定活动时间。学校1300多名学生,人人都是小会员,研究课题由小会员集体讨论决定。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俱乐部的招聘海报或活动通知。
“小小孔子研究院”在学习《三字经》、《论语》等传统经典作品之余,还在老师帮助下出版了小学生自己的孔学教程——《星星论语》。
“嗡娃娃俱乐部”的会员走访了市杂技团和抖嗡老字号,寻找民间老艺人,有人专门学习抖嗡技法,有人搜集历史资料,还有人研究抖嗡制作工艺。
“全校俱乐部共分文化学习、科技、艺术、体育、生活技能、游戏等几大类,孩子们在各个俱乐部边玩边学习,培养了创造能力。”夫子庙小学党支部书记冯爱东说。
“就一只小瓢虫,至少要教会孩子用八种不同的方法去认识。”这是成贤街小学的一个教学理念。
成贤街小学是我市“做中学”项目试点学校之一。昨天,在该校“做中学”实验室里,记者看到,教室里从多媒体设备、洗手池,到电焊工具、钳子、剪刀、大头钉等,应有尽有,俨然一个小车间。
该校科技老师徐斌说,所谓的“做中学”,就是要让孩子从观察一个小事物开始,通过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记录表达、交流多个环节,发现问题并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从而学到某一科学理论、锻炼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技能。
创新实验室里还有“烧瓷炉窑”——中学校园里研究性课程与日俱增2001年,南京市教育局在中国科技开发院江苏分院的大力支持和合作下,组建了国内唯一一支基础教育领域的系统动力学研究团队,在南师附中开设了“系统思考和决策实验”选修课程。随后,金陵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等中学也陆续将该课程纳入日常教学之中。
“未来我们还将出版自己编写的教程,并在全省推广该课题。”该项目负责人、市电化教育馆副馆长陈义柏说,将系统动力学应用于学校教学的做法,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热点,在美国被誉为“为21世纪创新做准备”。
除系统动力学课程外,一批富有个性、内容丰富有趣的研究性课程,如“改变在身边”、“鸟的世界”、“百变机器人”、“漫步生物圈”、“发明创造技法”等,也在南京中学校园应运而生。
1997年,金陵中学在全国率先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聘请专门研究创造学的教授长期担任创造学主讲教师。截至去年,金陵中学学生的自选课题达1981个,先后出版了《激活创造的潜能》等5本学生论文集。
为了给学生们提供高质量的创新环境,近年来金陵中学投资百万元创设了“创新实验室”,引进了26件可供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大型科技展品,建造了太阳能屋、太阳能汽车,添置了两部汽车模拟驾驶机、烧瓷炉窑……
记者昨天在金陵中学采访时,听到来自新加坡圣公会中学的王碧玉老师评价说:“金中的创新实验室令我们耳目一新,在新加坡都很少有如此先进的设备。能让学生们近距离地接触科学,真是太好了。”
据介绍,该校还将新建一处700多平方米的创新教育基地,内设金中科技长廊、陶艺工作室、机器人研究中心、材料实验室等功能区,这将成为一个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大胆创新的敞开式工厂化的实践平台。
这些投入是值得的。历年来,金陵中学有近200名学生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连续五年荣获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团体一等奖。
有“金陵小盖茨”之称的王珂,在第53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中获得最高奖项的华演,开发出“眼球鼠标”的周辰……都是从研究性课程中脱颖而出的“创新之苗”。金陵中学更被教育界评价为“全国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先行者”。
短评:努力培育“创新之苗”
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需要努力培育“创新之苗”。我们高兴地看到,南京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已见明显成效。
多年来,因中小学教育太重“应试”,大大影响了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健康发育。推进素质教育,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弥补这个不足。我们正在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这不仅对未来人才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也对现行教育观念和方法提出了新挑战。南京各中小学转变观念,开拓思路,点燃孩子创新智慧,努力培育“创新之苗”,适应了素质教育要求和时代潮流,值得称道。实践证明,中小学生身上有着很大的创新潜能,只要精心培育,舍得投入,就能使其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开发。
如同孩子会长大一样,“创新之苗”也是会长大的。少年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这个城市未来必定会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我们当更努力地培育“创新之苗”,广大中小学生则应更自觉地参与其中,争取长大了能真正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才干的劳动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