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的欧盟美国首脑会议上,双方提交了一份有关经济一体化进展的报告。图为美国代表团(右)和欧盟代表团在维也纳霍夫堡宫举行该次会谈。
新华社/法新
德国总理默克尔被认为是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助推者”。图为在今年4月30日美国—欧盟华盛顿峰会后,美国总统布什(右)和默克尔共同出席记者招待会。
新华社/路透
20世纪90年代中期,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TAFTA)就曾一度成为美欧讨论的热点问题。世界贸易的两大巨头要坐下来共同讨论双方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遗留问题,并为其他国家提供示范,最终推进全球自由贸易的进程。然而,由于美国和欧盟在规制等众多领域的巨大差异和分歧渐渐展现,更重要的是,双方对当时新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充满期待,跨大西洋自贸区的宏大构想被暂时搁置下来。10年后的今天,重拾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构想,美国的出发点和意图已大不相同了。
TPA即将到期
美外贸战略期待“强心剂”
2002年,布什总统获得来之不易的贸易促进授权(TPA),为美国对外快速谈判奠定了国内法律基础。2003年,美国行政部门最大限度地利用了TPA,在多边层次积极促进WTO全球贸易谈判,在区域层次推进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在双边层次则签署了与智利和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协定,随后又启动了与10多个国家的自贸谈判,并宣布了一系列的双边自贸谈判计划和意图。美国的贸易谈判战略,即通过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贸易议题和谈判计划,创造一个“竞争性自由化”环境,给自由贸易注入新的政治动机,从而成为一种攻势,实现美国目标。然而,几年过去了,美国虽然在签订双边自贸协定方面成效显著,但其“竞争性自由化”战略未能在区域和全球层面取得成功,美洲自由贸易区不断搁浅,WTO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
2007年6月30日,TPA将到期,没有这一授权,布什政府将难以有效对外谈判和签订贸易协定,其贸易战略的实施将受到严重制约。要想让民主党控制的国会重新给予这一授权,显然非常困难。布什政府必须提出有极强吸引力的贸易谈判计划,并充分说明这些计划能为美国农场主和工人带来一些看得见的利益。多哈回合谈判的停滞不前显然已经让很多美国人失望,并对WTO机制本身产生一定怀疑,而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以及2006年美国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上提出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构想,显然可以为行政部门争得TPA提供更有说服力的依据。
多哈回合受挫
美国重望跨大西洋自贸远景
从另一方面看,近年来美国自贸谈判的伙伴,除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其余都是发展中国家,几乎都是经济上的轻量级选手。美国有时也将自贸协定作为胡萝卜奖励给那些与美国合作并“表现好”的国家,以满足其地区战略目标。然而,一些美国学者也提出质疑,认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过多致力于一些低风险、低回报的谈判,其交易只能产生短期利益,还可能伤害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美国公司和工人只能得到微薄收益。所以建议美国调整谈判战略,选择更大的贸易伙伴,使用好有限的谈判资源,以为美国利益集团争取更大的回报。能给美国带来最大利益的毫无疑问是多边贸易谈判成果,而多哈回合谈判的屡屡受挫,促使美国开始寻求与发达国家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如近日签署的美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呼声日高的美国—日本自由贸易协定,以及重新浮出水面的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构想。
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美欧经贸关系发展平稳,相互依存度较高,工业品关税水平已降至4%以下,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相似,文化和基本价值观念相近。曾经让北美自由贸易区几乎胎死腹中的劳工和环境等问题不会成为困扰其进程的障碍。
当然,跨大西洋自贸区要真正落到实处却并非易事。首先,随着欧盟的扩大,现在27个成员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再处于同一水平上,各成员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态度各异,分歧较大,内部协调难度重重;第二,双方的贸易摩擦主要围绕香蕉、含激素牛肉、航空器、粮食补贴、转基因种子和食品、美国在外国销售公司计划下的补贴等领域。在美欧主导的多哈回合谈判中,正是由于大西洋两岸的争吵和互不相让,未能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美欧也被认为是导致多哈回合谈判中止的主要责任方。而这些在WTO中的分歧和障碍,即使在跨大西洋自贸区谈判中也是绕不开的。从这点看,美欧之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还是一个远景。
提倡议声东击西
欲借亚太自贸目标刺激欧盟让步
由于美欧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GDP占全球GDP的70%以上,因此,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必然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取决于自由贸易区如何构建。
如果美欧肩负起自己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领导责任和义务,以身作则地在各自的所谓敏感领域实现真正的改革和调整,实质性地削减贸易壁垒,就能推动WTO全球贸易自由化迈上新台阶,也会对其他国家产生积极的激励和示范效应。
如果双方只是选择性地做一些取舍,对阻碍自由化进程的难点重点领域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或形成某种同盟,一致对外,捍卫所谓的共同利益,则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消极影响,对全球贸易自由化及多边贸易体制造成严重的损害。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美欧都不会把自己完全局限在某个区域性的安排中。
对美国来说,欧洲战略只是其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目前,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美欧在这一地区都有着重要的经济利益。2004年,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向领导人会议正式提出组建亚太自贸区的设想,当时,美国正忙着谈判一个接一个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未予采纳。2006年,在越南APEC领导人会议前夕,美一改之前谨慎态度,提出将建立亚太自贸区设为APEC的长期目标,并希望制定工作“路线图”。在2007年1月APEC高官会上,APEC成员再次就亚太自贸区问题进行了讨论,决定将亚太自贸区纳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内进行研究。从目前看,美国对亚太自贸区的热情似乎要高于跨大西洋自贸区。有专家分析,亚太地区市场的打开将给美国带来更大的实际利益,同时,美国也有意借亚太自贸区的倡议刺激欧盟和印度,促使其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作出让步。
总之,美国会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形式和层次的双边和区域性贸易安排,通过“竞争性自由化”,寻找突破口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其众多政治和经济目标。
(作者单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