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处边疆的人口较少民族,云南省普洱市的苦聪人感受到了上海人民的深情厚谊。上海市投入1049.8万元,对苦聪人聚集地实施整村推进、异地搬迁。2007年新春,50户200名苦聪人搬进了两层楼的新家,并逐步学会了经营茶园、耕作桑田、种植烤烟和优质水稻,摆脱了贫困,过上温饱的生活。
自1996年中央确定上海对口帮扶云南以来,双方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编制实施了对口帮扶合作的“九五”和“十五”规划,启动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新一轮帮扶合作计划。根据两省市确定的“积极开展对口帮扶,着力推进经济与社会合作”的总体思路,沪滇共同确定了红河、文山、普洱(原思茅市)、迪庆四州市为开展对口帮扶的重点州市。上海确定了14个区、2家企业对口帮扶云南省26个贫困县。
10年来,上海在滇共投入无偿帮扶资金8.47亿元,上海企业在滇累计投入经济合作项目资金24.74亿元,有力促进了云南各族群众经济发展、民族进步和社会稳定。
扶贫解困到边疆
为寻找解决温饱的更好办法,上海实施整村推进递进式重点帮扶。目前,已在云南累计组织实施整村推进试点村1424个,援建扶贫开发重点村295个,通路、通水、通电,515个自然村54175户贫困户直接受益,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在西盟佤族自治县中课乡小寨村里,有“上海路”、“上海商店”,街道墙壁上还有醒目的“上海人好”的标语,朴素地表达了佤族同胞对上海人民的真挚情感。
为加强当地“造血”功能,上海市重点扶持特色产业。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个花桥村,全村66户人家全部是苗族。2004年,上海分批投入资金对小作坊式的乡镇企业“江花印染厂”进行了改扩建,使印染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全村半数以上农户成为定点加工户,村民每加工制作一条苗族风格的裙子,可有20元收入。
上海市积极发动企业定点扶贫。2004年,上海宝钢(集团)、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有限公司、东方航空公司、上海海运集团等大企业开始定点帮扶普洱、临沧和宁蒗彝族自治县。三年来,仅宝钢集团对普洱市就投入帮扶资金2079万元,实施了一批整村推进教育、卫生等帮扶项目。
动真情 真扶贫
上海充分发挥经济、智力等全方位的优势,给云南社会事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上海5批76名挂职干部“动真情、真扶贫”。援滇干部夏中林在云南挂职工作期间,多次用自己的工资给老百姓买种子,捐助贫困学生。许多挂职干部满怀深情地说:“服务云南一生一次,关注云南一生一世。”
上海向云南100所小学累计选派了5批561名支教教师,到云南7个州市19个贫困县的19所学校支教。2005年2月,到云南红河支教的洪玉龙,报名参加校长公选,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突出的教学业绩和优良的个人品德,被聘任为红河县第一中学的校长。2006年8月,洪玉龙把当教师的妻子付永华也动员到了红河县一中支教,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
为改善云南贫困地区基本医疗条件,上海在红河、文山、普洱三州市分别援建妇幼保健中心和疾病控制中心,帮助援建乡村卫生室821个。两省市医院对口合作,培训百名骨干医师。
优势互补 互利“双赢”
在沪滇两省市帮扶合作机制的推进下,双方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走出了互利互惠的经济合作发展新态势。1996年以来,双方企事业单位的各类经济合作项目达610项,上海企业在滇投入资金达24.74亿元。
为扩大上海中华牌卷烟原料供应,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投资建立烤烟基地,合作开发优质烤烟。云南提供上海的优质烟叶原料已从年10万担、20万担增至每年30万担,不仅支持了上海优质卷烟的生产,同时带动了本地农民增收。上海电气集团在云南投资开发的印刷机械,填补西南地区市场空白,打开东盟市场。
为促进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每年一度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旅交会改为每两年在上海和云南轮流举办。上海锦江集团进入云南发展以来,先后投资近1亿元,从合资经营到全资收购原昆明锦华大酒店,积极打造锦江酒店管理品牌,并先后为昆明、思茅、西双版纳、丽江等地近10家酒店培养和输送人才。
上海为云南文化搭建走出国门的市场平台。继“2004云南文化产业上海推介周”在上海成功举办后,云南一批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文化产品,如“云南映象”、“云岭天籁”等原生态歌舞节目在上海成功演出,在上海刮起了一股“云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