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灿烂的浩瀚太空,见证了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力更生、不懈奋斗的辉煌历程。
2007年6月1日零时08分,一枚长征火箭托举“鑫诺三号”通信卫星奔向太空,这是自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以来,长征系列火箭的整整第100次飞行。
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到中国航天员两度飞天,从成功发射28颗国外制造的卫星到首次出口整颗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的一次次壮美腾飞,让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一个个历史性跨越。
对于自强不息的中国航天人,每一次跨越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脚步将更快更远:探月计划,建立空间站,飞向火星……
夜空中,火箭留下的那道完美弧线,正是航天人新的长征的起跑线。
“长征”托举中国迈入航天大国行列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戈壁深处发射升空,火箭橘红色的尾焰上方,人们看到鲜明的标志:“长征”。
这枚被命名为“长征一号”的运载火箭,让《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也让中国航天的大幕隆重开启。
按下“长征一号”点火按钮的胡世祥回忆说:“美国、苏联等国相继发射人造卫星从而宣告人类太空时代到来时,大家都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尽管当时国家十分困难,外国专家又在关键时刻撤走,但中国人要自强的强大力量,使中国航天更快地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
37年,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却是中国航天事业永恒的辉煌——
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载荷到发射载人飞船,中国自主研制的12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备了发射各种轨道的空间飞行器的能力。
有了长征系列火箭的托举,太空迎来了属于中国的璀璨群星。我国先后发射升空的70余颗卫星,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通信、气象预报、国土普查、海洋观测、导航定位、防灾减灾、远程教育、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了长征系列火箭的托举,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得以实现。飞船返回地球后,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说,中国的火箭和飞船安全舒适,我们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有了长征系列火箭的托举,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倍增。航天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群体性的崛起,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整体跃升。
随着长征火箭越飞越高,中国拥有了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发射场,航天器测试发射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并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为了满足长征火箭更高更远的需求,过去只能同时监控十几颗卫星的测控网,今天已经发展到可从容应对几十个乃至上百个航天器的测控管理,并已形成了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为中枢,以十多个固定台站、活动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为骨干的现代化综合测控网。
历数“长征”历程,纵览国际航天。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朱毅麟说,中国,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举国上下托举“长征”飞天
1958年,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号召;1977年,党中央正式批准发射地球同步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规划;1992年,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004年,国家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
载人航天工程原总设计师王永志记得,当初先搞航天飞机还是先搞飞船有很多争论,是党中央在关键时刻及时明确了先发展飞船的战略,使中国一步跨越了美俄40年的发展历程。
这位航天界的功勋人物深有感触地说:“今天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党中央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
一个国家的航天水平,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而航天事业,往往也需要集中起全国的力量。
老一代的航天人不会忘记,即使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出现饥荒的情况下,各地还紧急调来了数万斤黄豆,仅青海一省就送来了4万只羊……
新一代的航天人也会铭记,两度载人航天飞行中,全国直接参与的就达数千家单位、数十万人,西安的火箭发动机,天津的飞船太阳帆板,河南的电连接器,上海的推进器,四川的元器件……一声令下,前一天还在各地工厂里的产品,第二天就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北京的总装车间。
虽然互不相识,但祖国的航天事业让千万人统一思想,统一组织,统一计划,统一制度,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正是火箭升空最有力的助推器。
一声声“点火”口令,震撼了世界,而一次次辉煌背后,是航天人的艰苦创业、默默奉献,是航天人的百折不挠、奋力拼搏,是航天人的自主创新、大力开拓。
航天人创造辉煌成就的同时,还创造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并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火箭控制专家梁思礼曾回忆,创业年代,办公楼每晚都灯火通明,同志们自动加班或学习,当时有个口号:“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肚子都吃不饱的航天人,创造了“用算盘算出导弹”的奇迹。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说,我们学的专业都十分热门,然而就是面对“搞导弹不如搞茶叶蛋”的尴尬,我们也没有动摇。发达国家一直对我国实行严格的高技术出口限制政策,我们依靠艰苦的攻关和努力,才掌握了航天领域众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而且锻造出了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航天人才。
中国航天站在新的起点上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前50次发射用了28年,而第50次到第100次仅用了9年。从几年一发到一年几发、十几发,中国航天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在“鑫诺三号”通信卫星的发射现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宣布,他们迎来了新一轮高密度发射期。
与此同时,在研究院里,我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已经突破了总体技术、无毒无污染火箭推进技术、大直径箭体结构制造技术等关键技术,“长征”家族再添新成员指日可待。
航天人勾画出中国航天未来数年的宏伟蓝图:
——突破以月球探测工程、第二代导航定位卫星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系统、航天员出舱活动和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以及航天员长期在轨技术等为代表的一批关键技术。
——实现无毒、无污染、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发展;初步搭建天基基础设施,在轨卫星从现有的20余颗提高到60颗以上,推动卫星应用的全面发展……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今天的光荣孕育着明天的梦想。
承担长征系列火箭设计任务的,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队伍。如今,在航天领域的各条战线,几乎全是这样年轻的生力军。
眺望未来,他们看到更多的是风险和挑战,历史的辉煌已经永载史册,新长征的华章要靠新的航天人继续书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