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百年中国话剧,辽宁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辽艺)是一个重镇。
不必说话剧昌盛期辽艺的《于无声处》、《报春花》、《高山下的花环》这些剧目,令人耳熟能详;上世纪90年代以来,辽艺仍然创作了以《父亲》、《凌河影人》、《矸子山的男人女人》为代表的21台原创话剧,大部分剧目演出超百场,这在话剧的困难——爬升期,引起全国文艺界的关注。
靠的是什么?采访中,记者感受到,情系民众的人民情怀和戏大于天的精品意识,是辽宁人艺的成功带给艺术院团、艺术工作者的启示。
关注民众疾苦
观众是一切舞台艺术的生存之本。辽宁人艺自1954年建院之初,即确立了“追寻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春天”的艺术宗旨。50年来,辽艺坚持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创作风格,紧贴生活实际,关注民众疾苦,揭示社会矛盾,直面现实人生,始终与群众心心相印。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以来,不少地方话剧不景气,辽宁人艺执著地坚持戏剧服务人民的理念,不断实践求索,创作演出了大批反映工人、农民、市民生活的剧目,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从艺41年的宋国锋说,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良知告诉我们,我们面对的就是黑土地的工人农民,普通群众。在转型期,工人阶级的生活生存状态,话剧不能回避。
被誉为新时期现实主义话剧的《父亲》,揭示了国有企业改制背景下,辽宁老工业基地工人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在这样的考验面前,工人阶级怎样寻找自我,人生的价值何在,怎样开辟自己的天地?这样的戏剧,在观众中引起巨大的共鸣,至今演出328场。
仅工人题材,近年来,辽艺就创作演出了《父亲》、《母亲》、《红红的月亮,黑的血》、《师傅》、《矸子山的男人女人》等7部,每一部都获得成功。
追求艺术精品
辽艺坚持走现实主义创作演出道路,在话剧提倡探索、追求“多元”时期,一度被人讥讽为“抱残守缺”。如今,不少远离生活的探索剧目销声匿迹,辽艺的现实主义剧目却依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受到观众欢迎。
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的《父亲》和《凌河影人》,到目前分别演出328场和315场,反映时代先锋薛广生的话剧《爱洒人间》演出了280场,儿童故事剧《小萝卜头》演出了400多场。
辽宁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黄莉莉研究员认为,《父亲》、《矸子山的男人女人》等现实主义话剧,不是图解政策的“文件戏”,也不是歌功颂德的“样板戏”,而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艺术灵魂的精品话剧,所以才“叫好又叫座”。
用辽艺人的话说,不管什么戏,精品才是开启市场大门的钥匙。50余年来,辽宁人艺孜孜以求,形成了具有浓郁东北风味的关东演剧学派,在话剧舞台独树一帜: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传统;美学上,走民族化艺术道路;文化内涵上,坚定地把东北文化作为目标,反映东北人民的生活、东北人的气质和情感。
在排演《父亲》、《矸子山的男人女人》时,编剧、导演和主要演员都来到企业、矿山,一呆20多天,体验矿山生活。青年演员房晓航为演好《凌河影人》中的角色,与20余位演职人员一起到辽西一个皮影戏班体验10多天。
坚持送戏下乡
上山下乡,深入基层,送戏上门,是老一代艺术工作者的传统。
辽宁人艺在坚持话剧演出的同时,还保持着这个传统。仅去年,辽宁人艺就专门为农民演出100多场。
2006年,辽艺组织两个演出分队,带着7个反映农村生活的小品,同时下乡演出。在葫芦岛市高桥镇,风雪交加,舞蹈演员实在忍不住,冻哭了,台上主持人和演员仍在咬紧牙关坚持为农民演出。
在乡镇农村,没有舞台,辽艺人就自己搭建。在空旷的野外,临时搭建的舞台经不起大风大雨,经常被刮倒。每次赶上恶劣天气,没有上场的演员都死死地抱住舞台架子,保证演员安全,演出进行。
农民兄弟对先进文化,对文艺演出的渴望,激励着艺术工作者。国家一级演员张玉春说,农民需要文明健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更激励我们把更多适合农民口味的文艺作品送到他们家门口;也激励着我们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剧作,在践行“三贴近”中,赢得观众,赢得市场。与此同时,辽艺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为大学生、中学生演出数百场精品节目。
“但从全国范围看,话剧并不十分乐观。”著名戏剧家李默然认为,“话剧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末期逐渐走向低谷,有客观因素,但有一条,那就是戏剧自觉不自觉地脱离了观众,拿不出他们想要看的戏。因此话剧从创作到演出,都要心中有观众,时刻想着观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