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小孩,怎样才能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爱?
夕阳西下,最后一缕余光照在思南县张家寨镇林家寨的上空。林家寨小学校长林家典和他的8名“孩子”玩起了“老鹰抓小鸡”,8名“孩子”脸上的笑容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灿烂。
8名儿童的爷爷简乐义看到老师与孩子们的高兴场面,脸上也写满了笑容。“我老了,无力教育孩子,幸好有老师们的帮助,老师就像我孙子的父母亲一样关心、爱护他们”。简乐义4个儿子都在广东、浙江打工,他和老伴在家中守“老营盘”,负责照管8个孙子,8个孙子中年龄最大13岁、最小的2岁。
两位70多岁的老人要带好8个孩子,困难可想而知。“自从政府和学校对我8个孙子实行‘代理家长’以来,我身上的担子轻多了”。
“我不知道爸爸、妈妈什么样子,林老师就像我的爸爸”简乐义11岁的孙子简小平说。林校长和老师每周至少有两天晚上要来他们家,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教他们洗衣服、教他们做作业,就像他们的爸爸一样。简乐义一家,是思南县教育局、团县委等单位开展对“留守儿童”实行“代理家长”的一个缩影。
“大量农村青年男女外出务工,留下的都是儿童和老人,怎样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我们常思常想的问题”。县教育局副局长田景泉如是说。他告诉笔者,全县今年外出务工青年男女达11万人,留守儿童6万多名,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负责监管。由于留守老人每天还要照管地里的农活,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思南县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学校、政府、村委”三级联动的形式,开展留守儿童“代理家长”活动,对留守儿童提供早期教育,通过“代理家长”,填补留守儿童缺失的爱。
放学回家后,简福泉、简文祝兄妹俩突然挣脱“代理妈妈”何帮凤的手,一蹦一跳的拿起扫把,认真地打扫起家里的卫生来。简福泉、简文祝爸爸妈妈很早就外出打工,爷爷奶奶的宠爱让他们从小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2007年3月,村小教师何帮凤担任起简福泉、简文祝的“代理妈妈”。一个周末晚上,当何帮凤来到“孩子”家中,眼前一片狼藉:穿脏的衣服扔了一地,被子也没理,书籍胡乱的摆放着。何帮凤轻声说:“你们不要乱扔衣服,衣服脏了谁给你们洗?爷爷、奶奶都老了,你们要学会生活治理,减轻爷爷、奶奶的负担。”听了何帮凤的话,“老师,我们错了。”兄妹俩异口同声地说。
在随后的日子里,简福泉、简文祝跟着“妈妈”学洗衣服、煮饭、扫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