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6月2日14时20分,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内,一头长约70厘米,重约5公斤的雄性小江豚顺利地从母体中分娩而出。这是世界上第二只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的长江江豚。
6月2日,母江豚带领小江豚在水中游弋。
6月2日,在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内,刚出生的小江豚和江豚妈妈形影不离。
新华网6月3日报道6月2日14时20分,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内,一头长约70厘米,重约5公斤的雄性小江豚顺利地从母体中分娩而出。这是世界上第二只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的长江江豚。
水生所副所长王丁博士说,这证明了在人工环境下长江江豚通过自然交配进行成功繁殖并非偶然,如果这头江豚能健康存活下来,意味着中国对世界淡水鲸类在人工条件下的成功繁殖研究,已经进入相对成熟阶段。
这头成功分娩的母豚是1999年从湖北省石首天鹅洲保护区引入的,今年已满9岁,曾于2005年7月顺利诞下世界上第一头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的长江江豚。
科研人员通过监测和观察,确定此次该母豚怀孕时间为去年6月20日左右,怀孕期约为11个半月。
2日上午,母豚出现分娩征兆,食欲不佳,在饲养池中独自缓慢游动,常在游动时弯曲身体。12时25分左右,科研人员发现母豚体外有一小段尾叶露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准备。1小时55分钟之后,随着脐带扯断,小江豚顺利滑出母体,跃出水面。
王丁说,由于有过上次的生产经验,这次母豚不但生产时间缩短,还会主动照顾幼豚,带其游泳。
目前母豚和幼豚行为都很正常,但母豚身体还较虚弱,幼豚也没有度过脆弱期。之后到来的母豚胎盘娩出和哺乳期,对幼豚来说将非常关键。科研人员们正在对它们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护,并继续加强母豚的营养。一个月后,小江豚将进入安全期。
长江江豚是仅生活在长江及其通江湖泊中的唯一江豚淡水亚种。近年来,其种群数量正以每年7.3%的速度下降,目前长江中仅存约1100至1200头,不足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半。
中科院水生所已成功饲养江豚11年,加上这头新生幼豚,目前馆内已生活有6头江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