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3日电(记者南辰)北京市交管局提供的一组数字显示,今年1月至5月,12岁以下儿童在北京市共发生19起交通死亡事故。从交管局数据分析来看,儿童交通事故一般发生在步行、骑车、乘车时,其中5岁至9岁多为步行发生事故,10岁到12岁多为骑车发生事故。
一个和谐的汽车社会绝不能忽视儿童的交通安全。而目前的国情是,我们在驾驶员安全教育、儿童安全教育、法律法规保障力度、社会风气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太多。
举例来说,目前我国还没有用法规的形式规定适龄儿童乘车时必须使用专用儿童安全坐椅。与美国等汽车发达国家比,这无疑是一个亟待弥补的漏洞。与之相配套的是儿童安全坐椅标准的空白。
目前,中国的很多私家车出行时会由主妇或保姆抱着小孩子,有的还抱着孩子坐在前排副驾驶的位置,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非常危险的。例如,汽车厂家提供的数据表明,在时速40公里的时候汽车发生碰撞,一个5.5公斤的婴儿会产生110公斤的冲力,家长的胳膊很难承受得住,孩子有可能会飞出窗外。而前排安全气囊打开时的冲力,更有可能给孩子造成致命伤害。可以说,在儿童安全坐椅方面,法规、标准的漏洞与家长安全知识和意识的缺陷,会使很多儿童在乘车时身陷险境。
记者观察发现,目前,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往往把关注点过多集中在价格、舒适性配制等方面,而要选购的车型为保护孩子提供的安全配置则不易引人注目。例如,后车门有无童锁设置,开启该设置后车门只能从外面打开;电动车窗有无防夹手功能;前排安全气囊有无关闭装置;后排坐椅有无符合ISOFIX系统标准的儿童安全坐椅锚固系统扣锁等。不过汽车大规模进入中国人的家庭不过是近十年的事情,因此,人们认识汽车功能也必然会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近日,安徽肥东县一名3岁幼儿,因为在高温下被司机遗忘在幼儿园校车内6小时导致昏迷,经抢救无效死亡。这起案例将人们的视线再次吸引到幼儿园、小学校车的交通安全问题上。近几年,各地黑校车超载、交通违法等引发的交通事故频见报端,借助法律手段加强对校车这种关系到儿童群体安全的交通工具的监管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管理部门也应当借鉴美国等汽车发达国家的经验,给校车涂上醒目、社会识别度高的颜色,并在路权上给予适当优先,起到保护儿童交通安全的作用。
·
·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