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罗斯托克消息今年的八国(G8)峰会将于本月6日至8日在德国北部城市海利根达姆举行。当地时间6月2日,在距离海利根达姆25公里的罗斯托克爆发了迄今为止针对八国峰会最大规模的示威。当日,来自欧洲和世界各地近8万名反全球化示威者与当地警察发生了暴力冲突,导致多人受伤,其中包括300多名警察。
据了解,作为峰会举办地的海利根达姆几天前已经被完全封锁,1.6万名警察已经进驻该地区。如此阵势引发了全球对此次八国峰会的广泛关注。那么,今年的八国峰会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看点?
G9?G10?还是G15?
《金融时报》日前报道称,本届八国峰会邀请了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和南非等国参加。主办国德国政府将这项提议称为“海利根达姆程序”。分析人士表示,这一行动或将打破常规,因为新兴经济体此前仅以非正式成员身份参加过G8峰会。
近年来,八国集团多次邀请一些主要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与会,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对话。将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巴西等纳入G8体系,升级为G13或G15,也成为国际经济界近期讨论的热门话题。美国《时代》周刊也曾在封面文章中指出:美国应帮助中国加入八国集团的圈子。
但对于把由7个工业国加俄罗斯构成八国峰会扩展,加上中国等上升的经济体的提议,德国总理默克尔日前给予否定。她说:“我们不想让G8扩展成G13。”但默克尔明确表示,没有这些重要的门槛国家,在气候保护、世界贸易回合或者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进展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应该“与这些重要的门槛国家,要展开比现在更紧密的对话”。
布什给G8峰会“添乱”?
气候变化是G8峰会的重要议题。作为东道主,德国一直为八国峰会通过一个有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具体目标而努力。但美国总统布什当地时间5月31日在华盛顿发表讲话,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美国的“长期战略”,称将邀请全球15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在减排问题上设立长期目标。英国《卫报》随即评论说,布什的讲话等于“杀灭”了八国集团内部达成对抗气候变化协议的希望。
此前,德国针对气候变化问题提出了“2度目标”,即全球平均气温即使不降,上升幅度也不能超过2摄氏度。要达到这一目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50年时必须比1990年时的水平降低50%。而美国政府已明确表示不会赞成德国的提议。美方坚持,减排不能统一设限,不赞成交易温室气体减排指标。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日前批评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的应对气候变化长期战略,并预计称:“本次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不会就具体的气候保护措施达成一致。”德国政府发言人也对“长期战略”提出批评,认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必须在联合国框架内进行,并且所有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都应参与。据悉,本月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将与美国总统布什在柏林举行会晤,届时默克尔将作“最后一分钟”努力,说服美国同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目标和时间表。
欧美“口惠而实不至”?
今年,为了表示对非洲发展问题的关注,德国还将在八国峰会期间举行同非洲国家对话会议,届时将邀请6个非洲国家领导人与会。
最近,对于中国成功的非洲政策,一些国外媒体流露出一些情绪。在他们妄加指责的背后,一些专家人士指出,中国对非政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中国给非洲国家的人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减免非洲穷国的债务、派遣医疗队为非洲贫苦的百姓治病、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等等。但在最关键的发展问题上,包括英国乐施会在内的一些国际援助组织批评G8对非援助“口惠而实不至”,800亿美元的援助目标迄今为止完成不到20%。他们敦促发达国家切实兑现此前所作出的对非援助承诺。
而近期现任世界银行行长沃尔福威茨被披露的诸多丑闻,更令许多发展中国家批评由欧美主导的世界银行体系缺乏信用度,同时“政治影响经济严重”。对此,默克尔也在峰会前警告称,在非洲问题上,世界共同体的可信度将经受考验。
(本报记者 艾家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