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六月三日电 题:上海借力世博会让“海派”文化“硬起来”
作者 许晓青 刘田
知名“海派”作家赵丽宏习惯在家中的书房怀想上海,他发表的散文新作巧妙地以书房为座标原点,一一寻觅发掘孙中山、陈独秀、梅兰芳等名人的上海足迹。
上海这座自视颇具文化底蕴的城市,即将在一千多天后举办堪称“国际文化盛宴”的世界博览会。而“海派”文化日渐式微的现况,让赵丽宏等沪上文人萌生一种危机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何让“海派”文化“硬起来”?权威人士建议,上海人亟待反躬自省。
“海派文化很了不起,以前可能有偏见,实际很有吸引力。”国际展览局主席、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日前在上海的一席演讲,触动了众多沪人的心。吴建民试图将“海派”文化的复兴与即将在这座大都市举办的世博会整合在一起。
以“海派”自居的上海人,如何应对世博会?在本周末沪上举行的“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上海世博局副局长黄耀诚直言,沪人先要为世博会“扫盲”。他说,那不仅仅是一次“经济的奥运会”,事实上,那是一道“文化大餐”,是文化交流的载体,世界文明的聚会。
在世博会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上,堪称创举的首次“城市最佳实践区”遴选正在全球热力上演。知情人士透露,不排除“东道主”上海“毛遂自荐”参与国际遴选的可能。而“海派”文化如何向世人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则成为一项严峻的挑战。
“老上海,不仅仅是风花雪月。”在“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传媒业代表王琪森呼吁,上海奉献给世博会的,不应是“十里洋场、纸醉金迷”。他说,重新寻回“海派”的底气,即在历史中读到的是上海式的“硬气”与“博爱”。
在王琪森看来,上海人的抗战记忆堪称“硬气”。今年恰逢“八·一三”淞沪抗战七十周年,当年“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之义举就在上海苏州河畔发生。而“博爱”则是指海纳百川的上海,具有五方杂处的包容性,二战时这里一度成为犹太人的“诺亚方舟”;直至今日,“海派”的精髓仍是“地不分南北、人不限东西”。学者认为,新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倡议“上海世博会融入长三角乃至整个中国腹地”的初衷,用意或许亦在于此。
同样是为了复兴“海派”风尚,见证上海开埠历史的多个老城区于六月初相继宣布启动对辖区内逾千栋“古董建筑”的抢救工程,修旧如故还其原貌。负责规划的官员承诺,这绝对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为了在世博会前重新找回“海派”建筑文化的记忆,迈出扎实第一步。
人们拭目以待,让“海派”文化“站直了,别趴下”,或许不再是纸上谈兵。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