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小说的选本,在我的视野里好像很少。这次选编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儿童小说精品读本,说实在话,是为了给五彩缤纷的少儿读物市场增添一份经典图书,也是为了展现中国儿童小说创作的实绩。邱勋、任大星、萧平、李凤杰、谢璞、曹文轩、秦文君、张之路、常新港、梅子涵、黄蓓佳、张品成、常星儿、贺晓彤、薛涛、邓湘子、殷健灵等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水准,他们中不少是文学多面手,有的是著名的理论家,有的还是著名的科幻文学作家、童话作家、散文作家和诗人,他们的创作不仅仅构成了几代人的童年经验,而且还建构了当代中国儿童文化的大厦。
我觉得,作为21世纪的少年儿童如果不阅读和熟悉这些作家的作品,是一个生命的遗憾,童年的少年的生命应该有这些人提供的精美文学的滋养。阅读这些作家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汉语魅力的领略,而且是一种精神对话——而这些比物质的享受更弥足珍贵。
众所周知,少儿图书这些年非常热闹,走进书店,各种不同类型的图书可谓令人眼花缭乱,不少打着“儿童本位”牌号的图书,有的是攒出来的“水货”,有的是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的“外行”瞎编乱造出来的……少儿图书热闹背后,其实是缺少精品,缺少主流阅读,缺少人文关怀的。
儿童的发展需要社会为之塑造良好的阅读文化。而儿童阅读文化的塑造意味着要建立良好的、适合儿童精神成长的阅读环境,要社会重视优秀儿童文学图书的出版,并把优秀的童书的阅读和推广当做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当前,电子媒介文化对童年阅读文化的冲击很大,电子媒介所传达的图像世界使得儿童不再喜爱深度的文字阅读和思考。“读图”成了儿童的主要阅读方式,这显然不利于童年性的维护。而审美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具有生理层面的审美,也具有本能行为层面的审美,还具有意识层面的审美。文学审美是顺应儿童天性的,所以提倡新阅读,培养儿童阅读的新风气,是顺应儿童天性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恰恰是最适合童年生命的,和儿童幻想的梦想的世界是相通的,因此提倡新阅读就要促进儿童的文学阅读。
日本儿童文学专家上笙一郎有一句话令人难以忘怀。他认为,“儿童文学是儿童心灵的食物之一”。在论及儿童的文学阅读时,他谈到了电视文化对儿童的影响,他说:“不仅日本,世界各国的孩子们的生活,在电视文化出现以前与以后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还指出,“电视剧和漫画等也是现代文化的一种形式”,孩子们从电视文化和漫画文化中得到乐趣,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孩子们只是大量地去观赏那些通俗的视听文化,也是一种偏废现象”。儿童经济上不独立,因此购买儿童文学书籍的权利在成人手里,也就是说,儿童没有自己的阅读权,于是许多儿童不能得到他们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品,不能接受适合他们精神世界的文学作品,不是儿童的错,而是成人的错。因此为儿童创作良好的阅读环境,让他们在童年享受儿童文学的滋养是成人的责任。
我一向认为儿童文学最早在少儿心灵世界培养一种对语言的感情和对文学的青睐。让儿童阅读文学,亲近儿童文学,培养他对文学的亲近,就培养了他的母语意识。另外,让儿童走进文学世界,最终的目的就是提升他们的精神。
(作者系儿童文学评论家、“成长的书香、当代儿童文学名字作品精选”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