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说,“没有人说那些历史排放量多,人均排放量高,排放弹性系数大的国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威胁,反而说历史排放量少,人均排放量低,排放弹性系数小的中国构成了主要威胁,这显然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正的。
马凯说,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少生了3亿人。现在按2004年的标准,世界人均年排放二氧化碳4吨,少生3亿人就等于中国去年少排放了12亿吨二氧化碳。
反驳“中国环境威胁论”
马凯4日对“中国环境威胁论”,用具体事实进行了反驳。
马凯列举了三组相关数据。
一是中国的历史累计排放量少。从1950年到2002年,50多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只占世界同期累计排放量的9.33%;1950年以前,中国排放的份额更少。
二是中国人均排放水平低。国际能源机构统计,2004年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国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7%。
三是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系数小。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测算,1990年到2004年的15年间,单位GDP每增长1%,世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要增长0.6个百分点,但中国仅增长0.38个百分点。
发达国家转移温室气体排放
马凯表示,对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合理看待,不能只看本土排放,还要看转移排放。中国的排放量中就包括了部分发达国家的转移排放。
马凯说,首先,不能只看总量,还要看人均排放量。由于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所以,人均排放量也只是美国的四分之一。
其次,不能只看当前的排放量,而且要看历史的累计排放量。从1903年到2003年,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的比重达到了28.3%,中国同期只占7.6%。
第三,不能只看排放的数量,还要看发展的阶段。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较多一些,排放的强度也大一些。
第四,不能只看本土排放,还要看转移排放。
他说,中国去年净出口钢材2500多万吨、焦炭1400万吨左右,还出口了大量的机械产品等,其中都包含了相当权重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其中,相应地增加了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减少了进口国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不承担量化减排指标不代表不负责
马凯说,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国际社会理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发展空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不承担量化的减排温室气体的指标,但这不等于中国不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
马凯强调,我们认为,如果不顾历史事实、历史责任,不考虑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借气候变化问题,不适当地即过早、过激、过高地要求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一样承担量化的减排义务,从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限制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显然是不客观的,也是有失公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