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郑州6月4日电(赵永平、杨丽娟)走在河南原阳县韩董庄引黄灌区上游——葛埠口乡葛庄村,麦地中间是“渠相通、沟相连”。“今年的小麦准能丰收,多亏了咱们这些水泥渠沟,用着又得劲儿又省水。”66岁村民娄清波激动地说。
原阳县地处黄河故道,该县从上世纪中期开始先后建成了韩董庄、祥符朱、堤南三个引黄灌区。大型灌区通过实行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目前全县发展有效灌溉面积63万亩,改土治碱62万亩,除涝面积59万亩,使昔日“种一葫芦打两瓢”的沙荒薄地,变成了生产优质小麦、水稻的高产高效农业区,成为国家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
据了解,截至目前,韩董庄引黄灌区完成6条干渠防渗衬砌工程近60公里,每年可节水4000万立方米;每年可向新乡市供水2100万立方米。近几年,在三个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推动下,全县每年引黄用水指标4.3亿立方米,实际年均引黄用水量3.5亿立方米,年节约用水8000万立方米。
“过去浇地使的是大锅水,大渠一放水,排水沟里都是水,上头(游)淹下头(游)旱,现在渠道通了,盐碱地排完涝,就能种了。”原阳县水利局长王修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