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昨天,省环保厅发布2006年全省环境状况公报。记者了解到,全省仅苏锡常等5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包括南京、扬州等8个城市遭遇扬尘污染,可吸入颗粒物一项未能达标。
8城市遭遇空气扬尘污染
公报显示,2006年13个省辖城市空气质量即达到优秀或良好的天数———通常所说的蓝天标准占全年总天数比例均在80%以上,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大部分时间段内处于良好以上状态。
但在影响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方面,PM10年均值浓度为0.10毫克/立方米,仅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线。具体到城市,只有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和连云港5个城市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包括南京、扬州、淮安、镇江等8个市的空气质量未能达标。
南京酸雨发生率去年下降
素有“天堂眼泪”之称的酸雨也是年年必报的指标,由于腐蚀建筑、植物,污染大气,已成为环境的一大杀手。去年的公报统计,全省13个省辖市降水年均pH值范围在4.67.0之间,酸雨(pH值<5.6)发生率为38.6%,下不到三场雨就有一场是酸雨。其中,无锡市酸雨发生率最高,达76.4%,南通和常州次之,分别为66.5%和64.2%。
据了解,与2005年相比,全省酸雨程度有所加重。苏南一带依然是典型的酸雨重灾区。不过可喜的是,去年南京和扬州的酸雨发生率有所下降,而徐州、淮安、盐城和宿迁4市则未监测到酸雨。生物多样性有所改变
生物也可以监测环境的一举一动。从2005年开始,我省开始在长江中放置水体生物,来考察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省空气微生物细菌和霉菌含量总体处于清洁水平。主要淡水养殖区水产品生物残毒监测结果基本达到卫生标准要求。不过,主要河流由于受污染影响,生物多样性不容乐观,物种丰富的清洁状态的断面仅有2%,而生物贫乏和极贫乏的断面却占到43%,水底世界几乎近一半领域被耐污的生物所占领。
不过与2005年相比,污染状况有所改善,贫乏和极贫乏的断面下降了3个百分点,说明经过环境治理,水环境有所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