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除澳大利亚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积极减排的态度不同,美国从未同意签署《京都议定书》,甚至还于2001年正式宣布从中退出。这份对抗气候变化的联合国协议对发达国家的排放做出了限制,贫困国家却不受其约束。布什政府表示,这将使美国企业在同中国及印度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公平的劣势,同时还推动了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向贫困国家转移。
最新一期《经济学家》杂志刊文称,美国既不乐意被定义为“逃避责任”,也不希望就严格的减排目标签下的一纸承诺。为了缓和矛盾,布什总统于5月31日发表讲话,推出新的气候变化战略,邀请全球主要排放大国,包括中国、印度等不受《京都议定书》约束的发展中国家,共同协商对策,力争到2008年底达成一致,设立一个全球减排目标。鉴于美国此前对任何减排目标所持的一贯反对态度,这一举动看起来像是在8国集团首脑会议前夕对欧盟的让步。
“气候变化”将是此届峰会的重要议题。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AngelaMerkel)希望8国集团能够赞同“2度目标”,即由全球变暖导致的世界平均气温增高不应超过2摄氏度,这就意味着各国必须承诺到2050年时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排放水平降低50%。她期望这些举措能够为达成新的全球气候变化协议铺平道路,并能够最早在12月启动相关谈判。默克尔对德国议会坦言,她不确定各方能否达成共识。她计划在6月6日峰会开幕之日与布什共进午餐,借机打破僵局。不过成功的机会渺茫:峰会上关于气候变化的争执之声很可能会盖过门外全球化抗议者的呼声。
美国提出的新的气候变化战略似乎承认了此前战略的失败。2005年,美国联合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共同建立“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新伙伴计划”(theAsia-PacificPartnershiponCleanDevelopmentandClimate),旨在通过开发清洁技术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拿大保守党政府也曾考虑加入这一计划,并宣布它无法完成《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但最近,加拿大又承诺到2020年将适度减排,并表示它不反对默克尔提出的到2050年减排50%的目标。
澳大利亚政府反对强制减排的态度也有所动摇。事实上,各国首脑好像争先恐后要在全球变暖问题上设立远大目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Abe)已经决定,将对抗气候变化作为任期的中心目标之一,并制定了到2050年减排50%的计划。即将卸任的英国首相布莱尔野心更大,减排目标为60%。欧盟各国已达成一致,到2020年排放量将减少20%,并提出,如果非欧盟国家做出自己的减排承诺,欧盟将把减排目标提高到30%。挪威则希望到2050年实现本国零排放,或者通过与其他地区的排放交易,成为世界首个“碳中立”国家。
所有这些提议都远比美国的更为宏大,并且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争执与讨论,甚至可能需要等到下一位总统才能最终形成统一。而在此期间,全球排放却在持续增长,事实上,增长呈现出不断加速的趋势。美国国家科学院近期公布的研究表明,从2000年到2004年,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以3%的速度逐年递增,而在上世纪90年代,平均年增幅只有1.1%。这一增速不仅超出了发布权威信息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小组最悲观的预测,也超出了经济增长速度,这意味着,整个世界在消耗着更多能源的同时,也让地球变得越来越脏。 (陈丹)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