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记时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空气中再次弥漫着平静和紧张相混合的味道,这种特有气氛是每年都要来一遭的,但重复归重复,今年来说,“新意”还是有的。
5月28日,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透露,从今年起,教育部将实施部省两级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网络管理。
高考,原意大概就是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但随着“一考定终身”和长时间的社会阶层上下游动“十里华山一条路”,将高考之“高”无限拔高到了举国人民翘首以望的高度,也由此衍生出这门考试的高强度考验、高负重学习、高密度关注、高代价投入和高科技作弊等等。高考之高,高得五花八门,高得光怪陆离,高得“高处不胜寒”。
时至今日,高考防作弊已经从当初的“道德主打”演进到了今天的“技术把关”,不能不承认,作弊和防作弊的,干的都是技术活儿。就在前两天的新闻里,看到某省高考考场花大价钱布置了金属探测仪、监控电子探头和手机屏蔽仪……等等,笔者看不到惊喜,全是悲哀。
说到高考的高投入,就不能不说一个现象:高考移民。所谓高考移民就是考生追的分数线和政策走。因为全国高考录取分数线不统一,各个省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存在很大落差,分数线之间的落差带来高考移民潮。然而,一旦选择向北京、上海等升学率高、分数线低的大城市流动,因为这些城市往往要买房、投资才能迁户口,所以高考移民要付出相当的金钱才能实现,成本很高,不是说移就移,什么人都能移得起的。而一旦境内“移民”成功,又势必造成对其他群体的不公。
最后说说高强度考验和高密度关注,这里指的绝对不仅仅是考生和考生家庭。笔者所在的城市,连续几年都出现了高考日“的士”免费送考生的新闻和活动,另外还有路段设线禁严,区域禁声,交通让道绕行等等,笔者的经验是,高考日出门上班,要么早走,要么晚走,不要与赶考的人流碰撞,而且高考日上班晚到相当多的领导都是给予理解的。总而言之,无论走到哪里在什么岗位都能感受到高考的力量,高考考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是一个城市,是将这个时区里的人们集体一起放在六月的阳光下“烘烤”。只是一直以来少有人问及,高考为什么不安排在周末?
高考转眼间走过了风风雨雨的30年,成绩不容否定,问题也不能忽视。这个时代一直在不断进步,什么都在发展变化,高考也一样需要审时度势审视自身,寻求与时俱进之路。
稿源:红网 作者:刘治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