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穆的甘地墓地。
祝寿臣摄
到达新德里的第二天上午,我们就拜谒了圣雄甘地墓。
甘地墓位于德里东北部的朱木拿河畔。这里正是圣雄甘地1948年遇刺后火化的地点。墓园开阔,四周建有宽阔的瞭望台。园内绿草如茵,高大的树木盛开着白色的和黄色的花朵。墓体为黑色大理石。我们站在甘地墓前肃立致敬。墓尾有一盏玻璃罩的长明灯,墓首用印地文刻着甘地遇刺后的最后遗言:“嗨,罗摩!”罗摩是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塑造的英雄人物。
据说,甘地从小胆怯,母亲教他一个人走夜路时口呼“罗摩”,可以驱邪壮胆。
1869年10月2日,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出生在印度的波尔班达尔。那时印度处在英国的统治之下。甘地的家族属于班尼亚种姓。班尼亚种姓是印度教徒四大种姓中的第三大种姓吠舍的一支。在波尔班达尔,甘地家族占有重要的地位。甘地的父亲和叔父都曾在当地担任过首领。
少年时的甘地记忆力较差,智力平平,他曾一度对自己的才能缺乏信心。但优越的出身使他有机会到英国接受高等教育。这种教育使甘地认清了印度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屈辱现实。他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在国外求学时,他就开始从事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大学毕业后他在南非从事律师工作。
艰苦的磨练使甘地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并成为印度侨民反对种族歧视斗争的领导人。因此,当他回到印度时,便顺理成章地成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
印度是一个有着悠久宗教传统的国家。印度教影响尤为深远。印度教鼓励贫苦大众,听天由命,忍受磨难,祈求在轮回中享有美好的命运。甘地作为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争取印度民族独立解放的方式,叫做“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即:辞去英国授予的公职和爵位,退回英国授予的勋章;不参加殖民政府的任何集会;不接受英国殖民教育,以自设的私立学校代替英国统治者的公立学校;抵制英国法院,自设仲裁机构解决争端;不买英国货,不穿英式服装,自己纺纱织布;不买英国国债,不在英国银行存款,等等。运动一开始,甘地就率先垂范把自己在组织战时救护队中获得的两枚勋章退还印度总督。
与此同时,甘地还为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奔走呼号。他周游全国,到处演讲,常常为此而绝食。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位身体消瘦、神情疲倦却不乏坚毅的老人,冒着生命危险,调解两个教派的争端。
1947年8月,印度半岛建立了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和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两个独立国家。在成立印度联邦制宪会议上,甘地被称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则称他为“印度自由的建筑师”。
然而,甘地鄙视权力,鄙视荣誉,依旧赤着上身,剃着光头,随身带着纺纱机,一有空闲就纺纱,依然保持着清心寡欲的本色。当1947年8月14日子夜印度宣布独立时,甘地没有出现在首都庆典上,在加尔各答的贫民区里,他照常纺纱之后,在地上一块椰树叶编成的席子上睡下了。当印度初饮独立和自由的甘露,这片多灾多难的南亚次大陆开始一个新纪元的时候,甘地正在沉睡,身边放着一双木底鞋、一本《薄伽梵歌》、一副假牙和一副铁框眼镜。
甘地一生提倡非暴力,却最终倒在暴力之下。1948年1月30日,79岁的甘地在一次调解教派纷争的活动中死在印度教极端分子的枪口之下。
爱因斯坦在听到甘地去世的噩耗后这样评价他:一个不受外在权威的扶持,而成为他的民族的领袖的人;一位其成功不是依靠投机取巧,也不是凭借掌握的技术装备,而纯粹地建立在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上的政治家;一位一贯轻视使用武力的胜利的斗士;一位具有智慧与谦逊,用果敢与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武装起来的人;一位将所有的力量都用来推动自己民族的崛起与命运改善的人;一位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欧洲的残暴,并在任何时候都不屈服的人。在未来的时代,可能极少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经在地球上匆匆走过。
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尊称甘地为“圣雄”。“圣雄”来源于梵语的敬语,意思是:伟大的灵魂。应该说,这对甘地是非常贴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