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万生活在温州的外来人口,无形中被人为分在了两个世界。这里没有地域、口音或身份的歧视或差别,被区别对待的理由只有一个:是否有前科。
有前科的人,被记录在当地公安系统的“高危人员”名单中。今年四月份起,名单上的人,或被劝离、或被驱赶出了温州,而经过抗争留下的人,则生活在警方管控的阴影之下。
“有前科暂住者”名单
所谓“有前科暂住者”,是指那些已办理暂住证并有案底记录的外来务工人员。
根据公开资料,温州市鹿城区公安分局开发了《外来人口动态跟踪管理系统》,系统与鹿城违法犯罪信息库“有机关联,并对出租房基础信息实行24小时实时比对,一旦有前科劣迹的对象人住鹿城的出租房,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并在电脑屏幕上出现前科劣迹记录。”
记者拿到了数份鹿城公安分局各派出所的这种外来人口前科比对结果名单,在这些名单中,共比对出有前科暂住者270多人,每人的比对时间、暂住证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户籍地、社区和暂住地址等信息都记录得非常详尽。
驱赶的“工作艺术”
李实是温州市鹿城区公安分局下辖某派出所的一名警察,他向记者透露,鹿城区公安分局的上述举动,源于该区目前正实行的针对“高危人群”的“两查一管”制度。“两查”是指检查落脚点的人和落脚点的物,通过指纹、身份和物品比对,搜集相关信息和证据,打击犯罪;“一管”就是管理有前科劣迹对象,目的在于“挤压犯罪空间”。
“挤压犯罪空间,最好就是赶出自己的辖区,”李实这样向记者解释,“通过暂住证,把名字和身份证一对,原来有案底的,打过架,有过小偷小摸行为的,打印出一份名单来,全部赶走。”
在温州公安系统的这份文件中,“驱赶”二字后面专门有文字标注:“通过房东、业主劝离驱赶,驱赶要注意工作艺术。”
“什么是‘工作艺术’?”李实向记者透露,也就是指,在驱赶时一般不直接向对方说要他走,而是通过房东和工厂老板去完成。
今年5月中旬,一周时间内,记者曾调查鹿城区仰义乡派出所辖区内近百名“有前科暂住者”,除部分人员有担保或者在注销暂住证后依然留住,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人已经离开。
这些离开了的“有前科暂住者”,有保安、技术工人,有工厂的中层干部,他们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能够和他们再取得联系的信息。
为什么要驱赶
温州市公安系统一内部人士向记者介绍,鹿城公安分局做出的驱赶“有前科暂住者”的举措,一方面是出于“两查一管”制度,另一方面则与治安状况有关。去年10月27日,温州市召开第40届人大法治委员会第18次全体会议,有委员认为温州的治安形势不容乐观。这名委员当时举出的例子是,在同一时间段内,包括一名温州市人大副主任在内的6位市人大官员,在温州市区内被抢或被窃,令有关部门相当尴尬。
知情者李实向记者介绍,在这一规定的操作过程中,各派出所并未同步执行,当地警察私下里对这一规定也有分歧与异议。
警察李实认为,有犯罪意图的人,大多准备随时“跑路”,不会办理暂住证。“我觉得这种方法不是在治病救人。”他对此忧心忡忡。
据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