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在德国的罗斯托克,抗议者手持地球模型参加抗议八国峰会的集会。当天,一些德国民众举行集会,抗议将于6月上旬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新华社/法新
八国集团峰会6日才正式召开,海利根达姆附近的小镇5日已经人满为患了。最为拥挤的则当属新闻中心所在地,紧临海利根达姆的小镇———屈隆斯勃恩。
4日记者抵达时,已经看到满大街的车辆和行人,一看就知道大多是记者,因为不少人脖子上挂着峰会采访证,胸前别着本届峰会的会徽。
新闻中心注册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5日,在新闻中心登记的记者已经多达4700多人,他们分别来自20多个不同的国家,当然来自中国的记者也不在少数。
5日中午,新闻中心正式对各国记者开放。然而,当我们到达现场时,整栋建筑早已经“活”了起来,工作大厅内已经几乎找不到空闲的座位。好在4日下午,我们已经从无人看守的后门“混进”新闻中心,提前“预订”了座位。
从门口一眼望去,整个工作大厅一片电脑屏幕的光影闪动,各国记者们忙碌而紧张,有的正在聚精会神地看液晶屏幕上的现场报道,有的则在飞速地敲击键盘,德国当地一家报社则索性在现场开起了采前会。虽然一切安静而有序,但是隐约中仍能嗅出一股竞争味道。
这所临时搭建的新闻中心呈U型,大约有一个足球场大小,建筑物依然保持当地“白色”的主色调,内部共分两层,底层主要是广播电视媒体区域,二楼则主要提供给通讯社和平面媒体记者。二楼四面都是落地窗,外面还有一个宽大的阳台,因此不仅采光效果好,更得以远眺一里地开外美丽的波罗的海。蔚蓝的海面除了常见的海鸥外,还时不时出现一两艘巡弋的军舰,时刻提醒着记者现在是一个“非常时刻”。
新闻中心负责人崔西亚告诉记者,记者所在的工作大厅有1400个工作台,电源、台灯、电话、网络等设备一应俱全,而楼下的电视及广播工作间也已准备停当,制作及传输设备都进入了工作状态。她还热情邀请我们参加当晚在新闻中心举办的开幕式,据说届时除了当地的美酒美食,还有志愿者们准备的歌舞表演。看来,主办方是想让记者在紧张的采访前稍微放松一下。
但是记者们可不敢让自己的神经过于放松,彼此的闲聊也往往离不开峰会这个主题。与此同时,记者们本身也常常成为其他同行的捕捉对象。4日下午,当我们“零距离”接近海利根达姆的核心封锁线时,正因为亲手摸到12公里长的“铁栅栏”而洋洋得意,谁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被德国N—TV电视台连人带铁栅栏“捕捉”进镜头之内。电视台女主播一通正式的电视采访过后,摄影师又忙不迭请记者继续摆出给铁栅栏拍照的姿势。一聊才知道,原来他们也是千辛万苦进到这里就无法往前一步了,正愁没有好素材,我们的出现帮了他们的大忙。(本报海利根达姆6月5日电/特派记者窦德龙 王珍)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