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8日,越江大桥西侧,一尾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被发现误捕进了鳗鱼网;5月2日,越江大桥东侧,又一尾被不明物体切为两段的中华鲟被发现死在江边……昨天,记者从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获悉,在今年1月18日到5月27日这不到130天的时间里,就有10尾3米以上的中华鲟现身长江干流及河口区域,其中仅一尾经抢救后存活,可谓“九死一生”。
本报记者 朱文娟
短短半年“九死一生”
在会场一侧,一幅“哭泣的长江哭泣的中华鲟”图片上,清楚记录了近年来中华鲟等大型水生野生动物的落难情况。记者发现,仅2007年上半年死亡的中华鲟数量,就比2003年、2005年的总和还多。在今年1月18日到5月27日这不到130天的时间里,就有10尾3米以上的中华鲟现身长江干流及河口区域,其中仅一尾经抢救后存活。而在5月里,就有两尾中华鲟死在长江南槽北支。
此外,记者还获悉,近十年来,长江口被发现的国家级保护动物有中华鲟、绿海龟、江豚、蓝鲸、小抹香鲸等十种,除龟类基本救活以外,其他几种生物存活的数量极少。2007年上半年,在长江口就发生5起大型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伤亡事件,其中平均每个月就有一尾大型保护动物在长江口“搁浅”,其中仅有一条被救活。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根据以往的监测数据,每年5月中旬,中华鲟野生幼鲟都会陆续到达保护区东滩水域寻食,到6月初达到高峰。但今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监测到一尾中华鲟野生幼鲟出现在东滩,其他渔业资源也比往年有大幅下降。
壮年死亡影响物种
有关部门对这些落难野生水生动物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在长江口就发生5起大型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伤亡事件,它们显示出几个特点:
短时间内密集出现在长江口;它们无一例外地属于非正常死亡;死亡地点较为集中,除小抹香鲸外,其他四尾集中在南槽北支的大桥两侧,其中5月死亡的两尾中华鲟死亡点几乎相同;它们均为大型、成年中华鲟,今年发现的3尾大型中华鲟全长都超过3.2米,体重超过200公斤,估算年龄都超过20岁,是长江口20年来出现的最大中华鲟。
“这些中华鲟正处于壮年时期,也是生育的最佳时期。这代表着它们的死亡对中华鲟物种的存亡的影响也很大。”此外,更为蹊跷的是,根据中华鲟的繁殖洄游习性,成年中华鲟每年在6月至8月才到达长江口,以往5月份没有在长江口发现过成年中华鲟,大型中华鲟出现的时间不符合洄游习性。
环境成为最大“杀手”
是什么造成这些大型野生动物集中死亡在相近的区域?“有些涉水工程改变了原来的生态环境,让中华鲟无法找到回家的路。最主要的原因是,环境的破坏使得原本要在港湾中休息的中华鲟没了补充食物的地方。”一位专家称,这就像一个长跑的人,沿途无处补充能量,怎能跑完全程?根据统计数据,在中华鲟的死因中,人为原因直接导致的占到57%。其中,除了涉水工程,还包括人类抢救不当、非法贸易等。
此外,环境污染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原因。东海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沈新强痛心地说,随着沿岸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长江口已经成为我国近岸海域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水质普遍受到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影响,超标严重,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1.1倍和3.1倍。
由于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排放,大肠菌群超标较为普遍,从海底采集上来的样品中,1/3没有任何底栖生物,海底“沙漠化”现象较为严重,再加上渔业生产、传播通航和涉渔等工程直接导致长江口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极度恶化。据东海水产研究所的研究表明,中华鲟的食物越来越单一,且主要食物发生了改变。
此外,滩涂湿地的减少也使得中华鲟失去了产卵场地和育婴场所,没有了栖息地,给以中华鲟为代表的大型野生水生动物的生存带来了危机。其直接后果是体质衰退,近年来,多种濒危动物因搁浅等不明原因而死亡。
对策
“三两三”模式拯救中华鲟
“20年后长江会不会变成黄河?40年后长江的鱼会不会绝迹?”这些问题盘旋在与会专家的口中心中,他们因此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拯救长江,拯救中华鲟:由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拟定详细的工作应急预案,计划采取“三个品种、两个地方、三种方式”的模式,全力加强对长江口大型水生野生动物的抢救和保护。
“三个品种”即鲟类、鲸豚类和龟鳖类;“两个地方”即长江口和杭州湾;“三种方式”:滩涂(抢救搁浅等)、水中(预防误捕等)和水底。此外,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依法保护,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生动物保护的地位。
本周末,本市又将放流151尾中华鲟,其中包括1尾23龄的大型中华鲟。以此来改善长江水域环境,修复生态系统。
|